<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新加坡,天福宫,似乎再也没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具有象征意义了,这座1841年由中国福建华侨用中国运来的神像及雕刻建成的道教寺院的两侧,分别是19世纪中期由南印度来的伊斯兰教徒修建的阿尔阿布拉清真寺和纳宫清真寺,似乎在这里,这个说不清味道的华裔为主的国家永远都在显示着新加坡的历史和与周边国家的深刻渊源。
然而建造这座寺庙的材料,却又来自世界各地,有苏格兰的铁器、英格兰和代夫特的砖瓦,还有中国的盘龙石柱,尽管在庭院内耸立着许多祖先碑,而庙门也跟很多中国建筑一样,由巨大的石狮守护。可人们却从中怎么也读不出味道来,似乎更多的只是在告诉所有人,庭院中的祖先碑和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建材一样,更多的已经交融在了一起,已经成了新加坡这个特殊的国家的象征和实质所在。
这座并不是很大的寺院供奉的是保佑航海者的妈祖,因为天福宫寺院面对的直落亚逸街曾经是海边大道,当年从这座庙建成后,船员们都在出航前到这里朝拜,保佑他们出海平安。可是现在,新加坡人已经忘记了根本,就像他们忘记了自己本该具有的根本一样,妈祖固然在他们眼里要拜,这是这座作为人们的精神支柱,已经存在了150年的时间,有着其沉重的历史的寺庙,现在却成了这个精英社会里,极为不尴尬的一个建筑。
也许这个就是尴尬所在,就如同现在这样,这座本是应该安静祥和的寺院如今却不见那常见到虔诚祈祷的香客和游人,除了那整日不断的香火依然,更多的则是具有着浓浓的戾气,成群的军人团团封锁了这座寺庙,就连天空中也有直升机在盘旋。
“北出马来半岛的军队情况怎么样?”对于总理-李显龙来说,军队对他根本不陌生,这位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数学一等荣誉学位以及电脑科学优等文凭的‘太子爷’在加入新加坡武装部队的期间,曾历任新加坡共和国炮兵部队连长、营长和旅长等职务。1978年,又赴美国堪萨斯州莱文沃堡参与进修陆军指挥和参谋的相关军事课程,回国后任新加坡武装部队参谋长兼联合行动与策划司长,1984年6月升准将,同年9月辞去军职,任国防部长政治秘书。1984年12月31日至1986年2月期间,担任新加坡国防部政务部长兼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政务部长。1988年9月,再次担任第二国防部长。1994年7月1日至1995年7月31日期间,又负责监督国防部。所以对他来说,这一切都显得很是熟悉。
看着面前的这位被誉为‘新加坡国父’的李光耀资政最为得意的儿子、人民行动党秘书长兼宏茂桥集选区国会议员、现任的新加坡政府总理,作为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的张志贤不得不去很是认真的回答到总理的提问:“一切都很顺利,部队继续在想北开进,到目前为止,没有遭到任何的攻击~”张志贤回答到。
“我们是不是真的需要和中国人开战?”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尚穆根-贾古玛询问到,他的话语里充斥着太多的不自信,毕竟在这位政坛老手,1971年~1974年就出任新加坡常驻联合国代表,1980年~至今都是新加坡国会议员的老狐狸的眼里,新加坡要是很中国去开战,似乎有些得不偿失了,但似乎有没有很多的选择。
因为新加坡虽然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但亦是是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主要盟友,又在1965年加入英联邦,并是东盟的五个发起过之一,冷战时期又是世界上最坚决反对共产主义的国家之一,2004年在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访新期间,甚至还提议为维护马六甲海峡的通航安全,邀请美国海军参与该海域的巡航工作,只不过那个提议,因遭到周边邻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反对才作罢,似乎新加坡一直都没有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过。
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一生或是一个时期内,做错一次选择,这并不算什么,但如果一辈子或是一个关系到国家走向的要紧关头,却屡屡做出错误的选择,那就有点问题了,而显然,屡屡做出错误的选择,以至于国际空间始终都无法做出拓展的新加坡此时又面临着一个选择。而李显龙总理和他的内阁此时不得不去做出这个选择。
“那么北京有什么反应没有?”回首向外交部长-杨荣文准将询问到的李显龙总理的脸上已经不见了刚才的笑容,这个时候,他急需要一个准确的答复。
“我们还在尽快的核实情况中,不过目前,还没有准确的消息。”由于之前的东盟联合海军舰队事件等一系列战事,新加坡与北京之间的外交关系全面陷入低迷,双方互相召回了驻外大使,只是象征性的保留了代办级的外交渠道,新加坡人远要比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知道给自己留退路,而不是如同印尼、大马那样和中国全面断绝外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