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第52山地步兵旅、第53山地步兵旅、第55山地步兵旅、第56高原步兵旅,仅仅四个旅的兵力,就横扫了整个藏南地区,并从东西两个方向捅进了印度境内,这简直就是对于印度国防能力的一种赤裸裸的打脸,活着也可以说成是中国军队对所谓‘大印度主义’的蔑视。
其实纳兰平初在指挥四个旅的兵力在中线、东线分别开始扫荡的时候,他也没有想到所谓印军的防御会是这样的不堪,以至于部队的进展大大超过了他的预期。
在东线的第55山地步兵旅、第56高原步兵旅是分别战斗的,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两个旅之间并没有密切的联系,或者说是一种各自为阵样的战斗。不过也这是这样相互之间并没有太多密切合作的战斗对于印军来说才真正是噩梦。
这倒是难怪,毕竟中国军队一惯的作风就是各军、师、旅甚至团、营、连之间都有攀比之风,比什么?比吃肉、比啃骨头;比硬仗、比狠仗;比缴获、比俘获;你打击溃仗,我就打歼灭仗,总之比的这一切简直就是让印度人听到都心惊胆颤。
不过回头而看,看看中国军队内的那些部队荣誉称号,什么‘猛虎扑羊团’、什么‘大功团’、什么‘勇猛顽强英雄连’、什么‘攻如猛虎连’、什么‘铁拳团’、什么‘能攻善守英雄营’、什么‘穿插英雄营’光是听到这些番号,就足以让人知道这些英雄部队是些什么样的主儿了。尽管这四个旅都没有这样杀气腾腾的番号,但却更是让部队的士气为之而高涨。
为什么?没有太多的为什么,只因为中国军队内,所谓的荣誉称号都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靠硬仗,恶仗给杀出来的,有战功就有光荣称号,没有战功,那就对不起了。说不定赶上整编、裁军,那就等着被削减了。也正如如此,碰上一场大仗,哪个部队不嗷嗷叫着往前冲。从旅长到下面的基层军官,再到老兵新兵,几乎所有的指战员都想着给自己的部队争光。
在南线地区的作战中,第55山地步兵旅、第56高原步兵旅几乎是在争战功,从展开对长蛇样拉开在狭窄地带的印军防御部队的攻击开始,这两个旅完全是将自己的切割作战发扬的淋漓尽致。两个旅在开始攻击的时候,还算保持着攻击队形,可是随着印军的溃乱和崩溃,两旅官兵都几乎是以一种各自为伍样的方式在向着敌人的纵深猛打猛冲。
连、排、班,甚至两三个中国官兵都敢向着印军发起攻击,整个山南地区呈一字长蛇样拖开的印军部队完全的陷入在混乱之中,指挥官们失去了对自己部队的掌握,尤其是在下察隅镇到瓦弄这一线,几乎所有的印军部队在猛烈的攻击下都陷入在崩溃之中。
中国军队的迫击炮火直接轰击了物资集散地,使得整个东线印军的补给甚至是吃饭都出了问题,这样下去,仗还怎么打。糟糕的是,后面的部队尚且还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事儿,随着大批溃军的到来,才知道前面的防御已经崩溃了。更悲剧的是,此时赶羊样紧跟着而来的中国军队转眼也冲到了跟前。而迂回包抄的部分中国部队此时又出现在瓦弄以南的门巩,这等于是掐断了印军南撤的道路,从而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
而在达旺地区,情况则是更糟糕,这个中国地图上,只是处于西藏南部的一个小黑点完全俨然成了1962年战争的翻版。位于西藏和不丹东部附近的达旺是南藏门隅地区重要的政治、宗教中心。地势为北高南低,平均海拔2900米,有大片的丛林和灌木。面积约五平方公里,达旺河在镇子的南面流过。由达旺向东南可以到达申隔宗、德让宗和邦迪拉,这里只有一条公路直通印度的边境城市-提斯浦尔,可就是在这里,印军的覆灭简直成了灾难。
达旺以北的前沿阵地早就在中国边境部队的守备之中,而达旺河以南地区有印军一个廓尔喀联队的防御,从西山口和邦迪拉,这一线的地势险要难攻易守,白雪皑皑的高山峻岭完全是天然屏障。之所以印军以一个廓尔喀联队防御此处,是因为这里距离印度的边境城市-提斯浦尔太近了。作为中国军队的老对手-印军第4军的司令部便设立在提斯浦尔。该军下属的第2山地师驻守在丁然、第5山地师防御在邦迪拉、第21山地师控制在兰契,不可谓兵力不雄厚,可是令国际观察家们大跌眼镜的是,第4军的崩溃简直就是神话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