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最初中国海军陆战队只是在东南亚战场上投入了投入了陆战1旅、3旅及164机动旅,那个时候陆战2旅、5旅还部署在台湾,陆战4旅在琉球、陆战6旅广岛,但随着侵入菲律宾后的兵力继续要增加,以及在婆罗洲展开攻势,中国海军高层,尤其是海军陆战队高层更是想将这一军种打造成如同usmc那样具有极强独立组织性和作战能力的半独立性质的军事力量,尤其在中国海军走向大洋之后,海军方面更是迫切希望海军陆战队能够成为海军的独立陆战力量,即即使不出动隶属于陆军的快反部队、隶属于空军的空降部队,海军也能够凭借着自己的舰队长臂-海军舰载航空力量和舰队长矛-海军陆战队却解决一场低强度的作战。
故而在陆战队高层几乎是拍着胸脯打包票,口口声声“自己要打全场”的态度及海军高层的鼎力支持下,陆战第1、第2、第3、第4、第5、第6旅以及第164陆战机动旅全部被调到婆罗洲一线,说白了就是一点,婆罗洲成了陆战队和海军的练兵场。
本身中国海军陆战队的起点就很高,这一点最初和usmc(美国海军陆战队)不同。虽然通常官方定义上来说,marine corps是指海军中担负渡海登陆作战任务的兵种,故而有的国家称海军步兵,这种部队本该以装甲运输船或舰艇为运输工具,担负从海上登陆作战,充当两栖登陆开路先锋的部队。但实际上,usmc和中国海军陆战队都不同。
虽然usmc规模巨大,但却没有自身的军官培训学校,军官都基本来自印第安那波里斯海军军校、海军预备军官训练学校、后备军官学校,但usmc并不直接隶属于海军,而是与陆军、海军、空军及海岸警卫队并列五种武装力量,海军陆战队由海军提供运输及舰只,但是拥有独立作战能力,有自己的飞行部队。陆战队总司令亦只向文官性质的海军部长直接负责。除了两栖攻击外,usmc还有保护驻海外使馆、为白宫站岗、和负责主要舰只内部保安等传统责任,也是总统有权不经过国会调动的部队。
而对于中国来说,海军陆战队最初只是海军中的小陆军,也就是主要任务是由海上发起,在敌人控制下的海岸区域进行两栖登陆以建立滩头堡;让后续的友军,特别是陆军可以上陆,以抢夺敌人领土。故而最初的性质也就决定下来了。
1953年,为了解放东南沿海岛屿,华东军区以陆军一个步兵团和两个步兵营为基础,组建了海军陆战第1团。1954年12月9日,在陆战第1团和和水陆坦克教导团的基础上,合并华东军区水兵师师部及所属水兵第2团,组建了第一个海军陆战师。朝鲜战争结束后,部份援朝部队被拨入陆战队,其兵力曾一度高达八个师11万人,不过由于1957年1月,军委调整全军组织编制,海军陆战师被撤消编制。
到了1979年,为因应周边环境,特别是南海地区的快速部署任务需要,军委又决定重组海军陆战队,并以旅的编制配属三个舰队。1980年5月5日,南海舰队陆战第1旅在海南岛龙洲河畔正式成立,随后东海和北海舰队也都组建了陆战旅,所以这个时期,陆战队更像是海军下属的海军特种部队,因为那个时期的陆战队虽然规模较小,但武器配置精良,人员素质好,人称“陆地猛虎,海中蛟龙,空降神兵”。
但随着台海统一,尤其是海军越发的想要成为捍卫共和国利益的重要支柱力量,海军陆战队也开始走向了扩编的道路。以原先的1旅和164旅为种子,短短数年,七个陆战旅便是建立了起来,在东亚战争尤其是登陆日本的作战中,陆战队的表现可谓是抢眼之极。
而此次在婆罗洲,陆战队更是独自担负了这个方面的作战,这显然是士气高昂,部队上上下下都喊着“打好这一仗,将陆战队的风格打出来。”
虽然对于海军陆战队‘独占’了婆罗洲方面的作战感到不满,但无论是第1集团军还是第42集团军都不想在这个方向去跟海军抢一份,毕竟在爪哇方面的作战更是吸引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