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海港方向的防御作战是如此,其实城西的进攻作战就应该从印尼人的错误中吸取这个教训,其实防御便桥的敌人也同样是和我城北海港方向的守军一样,充分利用了地形的优势,只要敌人能够以这三个高地进行积极主动的防御,我军就算是兵力再强大、火力再炙热,也无法取得迅速地突破,只要无法迅速地取得突破,那么敌人就会得到喘息的机会,他们在城北海港方向的三个卫戍步兵师、四个国民警卫师、两个卫戍坦克旅便是可以迅速回援城西或者城东方向,构筑新的防御线,而我军就算是夺取了便桥,也得付出不小的伤亡代价,那样的话,情况对我军来说,将是很不利的。
萧扬团长的这些判断和分析得到了包括我85师刘天年师长、装甲第10师的熊伯达师长、装甲14旅的季退思旅长在内的指挥员们的认同,而萧团长在提出自己的作战计划时,认为既然正面进攻宽度不足,那么我军也就不必要以主力在这个方向进行纠缠,而是应该立即调整进攻方向。西集团联指的首长们在根据实际情况及听取萧扬团长的建议之后,决定我第85机动步兵师抽出机动253团的主力,留置在这个方向,第10装甲师第38装甲团抽出五个装甲连接替之前作为前卫团的第37装甲团,而第37装甲团第3营因为之前的作战中遭到了不少的损失,暂时留置在便桥以东战线进行战场休整,集团主力另寻攻击通道。便桥附近作战将由253团的萧扬团长全权指挥。
关于集团主力的攻击方向调整,西集团联指的首长们根据敌人部署情况做了进攻方向的调整,第18平原整理师第1旅并没有将全体主力都据守在便桥附近,而是进行了‘有限防御、主力机动’的部署,也就是在作为河西与河东的防御支撑的三座高地,第1机步旅只是留下了一个加强了的机械化步兵营,约五百多步兵占据了控制三座高地的主要位置,利用地形上的优势竭力抵抗我军的攻击。而旅主力则是控制在河东的两座高地的南北两个方向,这样也就是以占据高地的部分小股部队牵制我军的进攻,而机步旅的主力则是准备充作机动反击的力量,随时给与我军以重创。既然敌人是这样部署,那么我军便是有计划的调整攻击方向。
第85机动步兵师除了留置机动253团在便桥一线之外,机动254团则便桥以南十公里处架设浮桥,强行突破敌河防力量,而机动255团及师直部队作为第二梯队,该师渡河之后,主要部队组成第85战斗群,主力立即往东挺进五公里,继而往北攻击前进,对敌人实施迂回包抄;第10装甲师除了第38装甲团抽出五个装甲连留在便桥附近、第37装甲团第3营原地休整之外,38装甲团的其他四个装甲连、第37装甲团的第1营与第2营,装甲39团除了在海港方向的1营3连9排之外的全体力量,应该组成第10装甲战斗群,在第85机动步兵师254团夺取河防一线,并取得突破之后,立即在下游也就是85师突破口以北三公里处架设浮桥,强行渡河作战,全体主力迅速往北实施攻击,侧击敌第1机步旅主力;第14装甲旅主力在85师主力渡河完毕之后,立即渡河,并迅速往北进攻,力求与南线突击集群完成汇合。
而萧团长很快便是将自己的作战方案向西集团联指的首长们做了汇报,即进攻部队将在立体火力掩护下,发起进攻,第10装甲师第38装甲团的五个装甲连编组成一个装甲战斗群将担任佯攻,以气势汹汹的攻势来吸引敌防御部队的注意,而253团则抽出四个连的主力进攻河西岸的敌防御阵地,另以一个连的步兵配属一些师直侦察营的部分力量组成奇袭部队,在正面攻击的掩护下,由侧翼发起突袭,一举攻占河西高地。
一旦夺取河西高地,正面进攻部队,也就是第10装甲师第38装甲团抽出的五个装甲连将做继续向便桥方向推进的佯攻架势,而以253团主力在下游,也就是在便桥以北五公里处实施迂回作战,继而奔袭河东,夺取敌防御阵地。在此作战期间,253团炮兵连、85师炮团将给与炮兵火力掩护,尤其是253团炮兵连更是要部署到西岸高地,对敌人实施直接炮火轰击,全力压制敌人的反击火力。(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