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小绿的读者交流群:65256501,欢迎前来坐坐,大家对《功勋》,对小绿有什么要说的,又不方便发在书中回复里的,尽可以在这里说说。
转动着30毫米机炮,那些步兵战车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匆忙构筑起来的临时火力点在30毫米杀爆弹炸开的烟云中被掀翻得七零八落,到处都是凌乱的景象。依托着山体做有限掩护的“印藏特别边境部队” 第1战斗群的士兵们叫嚷着,不断地用手里的自动武器扫射着,不断地有人被那些机炮扫射出来的炮弹给炸碎,不断有碎石被炸飞起来,甚至一些散兵坑直接120毫米迫击炮的炮弹被连人一起炸成一个混合血泥的弹坑。
虽然战场是一片血肉横飞,但是那些“印藏特别边境部队”的藏人士兵们还在抵抗,他们深知自己做什么。但是第82步兵旅的战士们显然并没有给他们什么还手的机会。第3步兵营的推进很快,虽然“印藏特别边境部队” 第1战斗群在伞降之后完成了与第53装甲步兵营的汇合,但是却根本没有起到“撑开缺口”的作用。丧失了坦克连的全部“阿琼”主战坦克的第53装甲步兵营自身都难保,又有什么能力再去和“印藏特别边境部队” 第1战斗群来撑开什么缺口呢?
第82步兵旅第4步兵营和旅直支援连在击垮了第53装甲步兵营的装甲连之后,立即会同第1装甲营和第2步兵营狠狠地压制着第53装甲步兵营,而同样倒霉着的还有第103装甲团,他们的进展遭到了82旅和第196步兵旅的协同钳制。第82步兵旅所属第5炮兵营的猛烈炮击压制了第103装甲团的进攻企图后,旅直支援连的机动反坦克排的装备着反坦克导弹的“东风铁甲”、机动火炮排的105毫米机动火炮系统忽然摆脱了对第53装甲步兵营的进攻,猛然从侧翼冲了过来,第一轮打击就让第103装甲团的至少六辆“t-72m”主战坦克浓烟滚滚。这一轮打击一下子就打懵印度人,使得他们根本判断不出情况来。
而这还只是开始,第85机步师直属陆航团第851战斗航空营第1侦攻中队、近卫集团军陆航旅第1战斗航空营、第182机步师直属航空团第781战斗航空营第2侦攻中队在随后不久,就开始轮番进场进行攻击。虽然配属的野战防空系统击落了至少四架中国人的武装直升机,但第103装甲团至少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地面装甲力量。而这还只是第一轮攻击,第二轮攻击什么时候开始的,印度人都不知道。因为……
听到直升机涡轴发动机的嘶吼声的时候,全团所有的防空车辆都在燃烧,那些看起来威风凛凛的俄罗斯“2s6m型通古斯塔”弹炮合一野战防空系统此时全部在燃烧。
作为苏联于8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1987年投产并装备苏军驻东德部队的“通古斯塔”主要团属混成防空连,这种西方称之为m1986式30毫米高炮,是世界上第一种装备部队的弹炮结合防空系统。除俄军装备该系统外,印度军队也于1992年购入54部。此后又陆陆续续的采购了一批,早期的基本型为2c6型,装备4枚导弹,改进型2c6m型装备8枚导弹。主要增强印度人的防空能力。
虽然这种综合防空系统火力密度大,歼毁概率高,火炮的歼毁概率为60%,导弹的歼毁概率为65%,系统歼毁概率为85%,对各种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但实际上并不适用于印度军队。这种采用t-72坦克的变形底盘的野战防空系统虽然号称“速度快,越野能力强,可伴随坦克、机械化部队作战,随伴掩护能力强。搜索、跟踪、光学瞄具、导弹和火炮同车装载,火力反应快,可单车独立作战。”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至少在此时的东北战线上,印军的这种野战防空系统的机动性并没有被体现出来。履带式的底盘的确有优势,可是在这样的山地作战中,如果没有有效的后勤支持,根本不行。而且雷达的探测也受到了地形的影响,本就很难发挥优势。故而当那些武装直升机从山麓后突然冒出来的时候,这些“2s6m型通古斯塔”弹炮合一野战防空系统还根本没有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