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聆篇_第一百五十四章节 乌云盖顶(七)(1 / 2)

功勋 绿窗幽梦 1591 字 2022-12-15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天已经快是要亮了,一夜的奔波,几乎让范红卓感觉到筋疲力尽了。身边的那个魏参谋更是干脆蜷缩在车座中,呼呼大睡着。这个家伙还真能够睡着啊,在这样让范红卓感到不安的时候,他居然还睡得着。

这个第3快反旅的情报参谋一看就是总在中亚地区活动,因为他的脸上写满了故事。这个魏参谋绝不仅仅是一个第3快反旅的情报参谋这样的如此简单的身份。

车开得很慢,路况不太好,有些颠簸,也不知道后面卡车内的那些枪怎么样,巴基斯坦每个部落都保持着大小不等的武装力量,其装备也是“五花八门”,虽然部落武装分子的手中不乏一些较先进的轻武器,但多数枪支都是靠自己制造,譬如科哈特部落区的一些村镇就把制造枪支作为“支柱产业”,村镇当中大大小小的作坊、店铺、地摊所经营的买卖大都与枪支有关,不过这一地区的村镇虽然成为名符其实的“枪支村镇”,但武器质量都不怎么样。尽管据巴方透露,当地每天的枪支产量高达400支左右,可性能差多了。所以,在这片土地上,精良的枪支武器永远是最受欢迎的物品,比毒品、美元更受欢迎的东西。

后面那辆破破烂烂的卡车上装着的都是81式自动步枪,这种于1981年设计定型,在1983年正式投入大量生产的枪械虽然对于和中国陆军来说,只是一种过渡性武器,但通过实战证明,81式枪族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武器,精度好、动作可靠、操作维护简便,在老山前线的战斗中表现很是良好。当初研制目标是要用一个班用枪族取代正在装备的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冲锋枪和56式轻机枪的,因为56式半自动步枪,虽然射击精度较好,但火力不足,只能单发射击,弹仓容弹10发,不能更换弹匣,只能打完之后才可补充,火力不足的缺陷在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已经暴露出来,而56式冲锋枪虽然火力猛、动作可靠,但单、连发射击精度差。故而81式自动步枪设计要求是同时代替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式冲锋枪,是一种步冲合一的步枪,把猛烈火力和射击精度结合起来。据装备了81式枪族的老山作战部队反映,曾在一百多米的距离上,用两支81式自动步枪压制敌方碉堡的枪眼,使其无法开火。

这种简单的武器,此时被拿来作为礼物,送给这些巴基斯坦部落武装,可以说再合适不过了。五百支自动步枪,没有什么比这更出色的了。

看着窗外,范红卓有些发愣,部落区历来是兵家必争的要地,巴基斯坦通向阿富汗的三个险要关口都在部落区里面。以前驻阿富汗的美军部队运输物资,都得在巴军的护卫下,穿过了部落区,然后通过巴阿边境上的兵家要地-开伯尔山口,进入阿富汗。巴基斯坦军队在与部落区那些长老们的长期相处过程中,与部落区里的普什图族人有了许多约定俗成的约定,即巴基斯坦军队运送物资的车辆,在部落区也只有“通行权”,不能够无故在部落区内停留,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是非。而且巴军车辆和人员沿公路穿越部落区时,不能越过道路两旁91米左右的距离,不得进入高墙壁垒保护下的部落区内。 远处,起伏的山地就是苏莱曼山脉,总长七百多公里的苏莱曼山脉是巴基斯坦两国的分界线。山上有著名的开伯尔山口和杰曼山口。而这其中,开伯尔山口两端连接着巴基斯坦北部重镇白沙瓦和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有着重要的军事意义。当年在印度的英军三次入侵阿富汗都选择了这一山口,由此可见,这里是多么的具有军事意义。而正如阿富汗人说的那样,巴基斯坦的部落区永远都是阿富汗抵抗武装最好的盟友。 车在公路上走,虽然有巴基斯坦军队护卫,但是范红卓还是觉得有些不安,一路上难得碰上几个行人,偶尔有几个牧羊人赶着羊群经过。这些牧羊人向着车队投来的目光很不友好,而他们除了手中挥动的鞭子能够证明他们是牧羊人外,再无法让人相信他们不是武装分子,因为他们的每人都背着一支老式步枪,或是莫辛纳干,或是俄制“阿卡尼什科夫”,似乎他们本就更像是武装分子,而不是牧人。 范红卓并不喜欢这种地方,因为部落地区没有行政、司法机构,所有的部落区内部事务主要都是由部落长老协商解决。如果部落内部或各部落之间出现了矛盾和冲突,由部落长老组成的长老会议根据传统习俗作出评判。长老会议一般在露天的空地上举行,会上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一旦长老会议作出决定,当事人就必须执行。所以说白了,这里长老们就是“老大”,这让范红卓觉得很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