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聆篇_第一百七十六章节 狼穴(三)(1 / 2)

功勋 绿窗幽梦 1620 字 2022-12-15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冲上去,消灭他们”杀气腾腾的萧扬此时完全就是那种恨不得将当面印军连人带阵地给抹除干净的模样。这个时候,253团已经是突破到了283高地下方,并开始向山上发起了猛烈攻击。

虽然印度人的迫击炮不断轰击着山下,但是中国军队的进攻却并没有被阻止,因为进攻的中国陆军部队携带了反迫击炮雷达。这种基本型全向测程6公里,既可由一台60赫兹发电机,也可由锂二氧化硫电池提供电源的雷达系统其实也就是属于炮兵侦察雷达,当探测到有迫击炮弹来袭时,便立即通过无线电链路向配备有个人数字助理的操作者发出声响警报信号。计算出来的敌方迫击炮位置坐标网格随后显示在个人数字助理上,然后将数据通过话音或数据链路传送到反击炮火单位。目标定位误差在5公里处约为80米。而增强型“轻型反迫击炮雷达”除了减小体积和重量,减少装配时间,降低虚警率,降低目标定位误差,还增大了探测距离,雷达探测距离为:对81毫米迫击炮为8公里,对120毫米迫击炮为10公里,最小探测距离为500米,而且可以自动自我观测以及为预警和火力支援提供自动在线数字通信。更重要的是,两人操作进入战斗时间不超过十分钟。

此时在“轻型反迫击炮雷达”的支持下,中国军队不断用炮火进行压制,逐次的压制那些印度人的迫击炮。使得他们不得不频频转移迫击炮阵地,否则很容易便是被呼啸而下的炮弹给摧毁。

印度士兵们这个时候显得很是愤怒,他们很想去和那些该死的中国人面对面的厮杀一番,然而这样的夜幕中,他们显然并不能够做到。那些游荡在天空中的武装直升机简直就是印度士兵们的噩梦,毫米波雷达和机首的观瞄系统可以在这样的夜幕中,仍去不断地捕捉目标,无论是后座的武器操作员还是前座的飞行员,他们所戴着的hmds广角双目头盔上,都能够接驳瞄准/显示系统的信号,当那偏光显示护目镜上闪着绿色幽光的各类标识符号和计算数据接连跳闪着的时候,几乎也就等于是捕捉了目标。这个时候,飞行员只需转动脑袋,使用头盔标准系统控制光瞄套牢任何一个目标,系统便是能够在完成捕捉后,迅速计算射击诸元。

直升机的30毫米链式机炮不断的扫射地面,这些直升机从夜空中倏然压下机头,一架接着一架地扎落下来,一溜烟地的航空火箭弹铺天盖地的倾泻下来,阵地上的印度人瞬间便是被笼罩在这片从天而降的火雨之中。

当那些武装直升机将地面上打得烟火四起的时候,253团的装甲部队也正向前攻击前进,萧扬亲自指挥着部队往前攻击前进,掩护的炮火在敌人的阵地上不断炸响。密集的火力掩护下,伴随装甲部队前进的步兵也气势如虹样的向前推进。那些105毫米榴弹炮在“轻型反迫击炮雷达”的引导下,猛烈的炮击了高地上的印军炮兵阵地,那些迫击炮阵地虽然构筑得很是分散,但却依然难逃炮火轰击。

飞掠过天空中的武装直升机相互掩护着,轮番攻击地面上的目标。机关炮扫射的火链在地面上一次次扫掠而过,铺天盖地倾泻下来的无控火箭弹更是将地面上炸得浓烟滚滚。

有印度人的轻型野战防空导弹腾空而起,但随着正悬停着扫射的武装直升机抛释干扰诱饵,并做翻转,为僚机腾出攻击路线,另一架武装直升机便是直接从侧后位置上,压低机首、飞掠而过,与此同时,两枚“红箭”反坦克导弹拖着白色羽烟呼啸而出。地面上的热源反应目标在火光中消失不见。“红箭-10”重型反坦克导弹那串联战斗部所释放出的强大能量轻而易举的将一辆地面上的防空战车给撕碎。

此时在天空中的负责地面引导的是一架“鹰之眼”,这种和美军的“e-8c联合星”战场联合监视机同样概念的战机拥有着的“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可以全面的监控地面。其实所谓的“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的主要核心就是相控阵雷达天线,雷达天线安装在机身前段两侧各拥有的一段长达8米的弧状雷达天线罩内,当战机盘旋在战场上空的时候,无论是对平面方位采用扫描范围可达到正负60度的电子扫描、还是俯仰方向则采用机械扫描,都能够对地面上的那些目标进行完全而全方位的监控,并准确的计算和提供出地面或者空中打击部队所需要的目标数据和相关战斗控制数据。同时还可以将这些数据传送或者分配给作战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