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是各多民族的国家,但约占全国人口的74%的僧加罗族显然是主体,他们信奉佛教,大部分居住在人口最集中、经济较为发达的西部和西南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山区,在政治上占主导地位,而信奉印度教的泰米尔族仅仅约占全国人口的18%,主要聚集在贾夫纳半岛和东部沿海地区的泰米尔人在斯里兰卡的政治地位显然不如僧加罗族。
作为南亚次大陆的民族之一,泰米尔族也是有着辉煌历史的。如今的泰米尔人主要分布在南印度和斯里兰卡东北部,但是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毛里求斯、斐济、东非和南非,乃至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欧洲的部分地区也有一些泰米尔移民。斯里兰卡的泰米尔人,虽然都是印度教徒,但却是分为泾渭分明的两种类,即所谓“锡兰泰米尔人”和“斯里兰卡的印度泰米尔人”。前者是地地道道的斯里兰卡人,他们相对来说都受过良好教育,多数人都是有体面的工作,担任职员及从事一些专业工作;而后者则是当年英国殖民时期,由英国人带进锡兰岛的,多数人都是从事种植业,许多人至今没有斯里兰卡国籍,政治和社会地位相对较低,也因此被其他民族和种族看作是外国人。
不过无论是锡兰泰米尔人和印度泰米尔人,都按不同的种姓制度组成各自的社会,而且彼此几乎不相往来。其实两个民族倒也是和睦相处的,特别是锡兰泰米尔人和僧加罗人之间,他们当年甚至曾经并肩作战、抵御欧洲殖民主义者。然而随着英国殖民主义者推行的分而治之的策略,两族之间的积怨开始越来越深。斯里兰卡独立之后,如同当年的印度大陆一样,如同中东一样,立即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民族、宗教问题。从1980年代开始,泰米尔人与信奉佛教的僧伽罗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泰米尔人一直望在岛上北部及东北部建立一个独立的泰米尔国家,但这显然不能够为斯里兰卡政府接受。于是,这直接导致了泰米尔激进分子与僧伽罗人主导的中央政府之间爆发了长达数十年的冲突。
印度政府和军方都持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利用泰米尔的分裂势力,来在斯里兰卡内部制造出分裂,只有这样,印度才能够使得斯里兰卡陷入在“内忧外患”的境地,从而通过有限的战争,来解决麻烦。就如同塞普鲁克在军事会议上,对着一众高官们所说的那样:斯里兰卡的问题,不仅仅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塞普鲁克并不太过于认为泰米尔人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至少在他看来,斯里兰卡的问题,把希望寄托在那些泰米尔人身上,并不是什么好的选择。“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并不是依靠一些分裂势力就能够达成的,更何况,这些分裂势力早就已经被打压得苟延残喘了。而最让塞普鲁克所不看好的是,泰米尔人的反叛,恐怕会给入侵行动带来更大的麻烦。
然而那些官僚们显然是不是听取塞普鲁克的意见的,一个陆军上校的意见,对于这些官僚们来说,根本不重要,他们也无法接受小小的上校在一众高层面前侃侃而谈,在他们看来,斯里兰卡的问题,简直就是印度的内政问题,当锡兰人和中国人走得太近了的时候,印度就应该给予锡兰人以一点教训,而泰米尔人,则是印度人最亲密的兄弟。他们理应帮助印度军队。
其实从1954年《印度-锡兰移民协定》签订的那天开始,印度开始插手斯里兰卡事务了,在斯里兰卡有大约300万泰米尔人,而这些人中的多数都属于移民,并且是移自印度,所以印度一直是向依靠这种关系来插手斯里兰卡。事实上,印度并不是没有这样做过,尽管印度政府并不承认,但实际上斯里兰卡各色泰米尔组织一直接受印度的支持与训练,甚至分离主义势力直接便是被印度情报系统所支持,这种干涉甚至延伸到政治界,泰米尔纳德邦的政客们标识支持斯里兰卡泰米尔分离运动。而印度驻科伦坡专员更是被印度政界私下里称为“斯里兰卡总督”。
正是这种特殊关系的存在,使得印度长期以来在斯里兰卡有着极为特殊的存在,但也正是这种特殊存在,使得斯里兰卡人对印度抱有着很大的敌视。
塞普鲁克很清楚这段历史,1954年《印度-锡兰移民协定》的签订,加上愚昧政客们的愚蠢做法,他们自以为地区性强国的印度可以“搞定一切”,如同尼泊尔、锡金、不丹那样,搞定斯里兰卡人,却不知道,斯里兰卡这个信奉佛教的国家却并不是锡金、不丹之流。(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