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卷_第一百六十三章节 诱敌(七十四)(1 / 2)

功勋 绿窗幽梦 1598 字 2022-12-15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其实一直以来,印度政府也清楚的知道中国试图与不丹建立外交关系的用意,长期以来,印度的战略思维方式都是分裂性的,也就是如同精神分裂症一样,新德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地理和地缘的缘故而产生着很强烈的不安全感,甚至政客和军人们执迷于这种不安全感,但又同时具有着极为强烈的强大政治思想,而这也是因为印度的地理和地缘的缘故,应该说印度在地理和地缘上占据着优势,特别是印度是整个南亚区域内唯一的政治大国,而也正是这种地缘战略优势使得新德里的政客和军人们往往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占据着“大国印度”的心态。

这似乎矛盾,但一点也不矛盾,因为自从英国的政治势力在1947年8月撤离、印度得到独立之后,这种矛盾便是开始产生了,从那个时候开始,在印度领导人们的眼里看来,由于印度所处的相对安全的地理位置,所以周边并不存在什么大的威胁。印巴分治后的矛盾,决定了能够对印度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可能,首先来自地区内相对弱小的巴基斯坦,而不是区外的其他国家。然而1962年的战争之后,印度的地缘政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转折,新德里认为,对印度国家安全构成最为严重的威胁是北京,是强大的中国。但事实上,印度人忘了,是由于他们那种“大国印度”的心态,才导致了与中国的关系紧张。在外交和军事上的冒进,不仅仅使得印度输掉了1962年的战争,还为自己树立起了一个强大的对手。

从那之后,新德里便是开始以中国作为主要假想敌,而这种假想敌的梳理,也使得自己在地理和地缘的产生着很强烈的不安全感。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印度政府又因为“大国印度”的心态,而使得自己置身于更大的麻烦中,印度是整个南亚区域内唯一的政治大国,使得印度认为,南亚地区的安全需要印度来充当领导者,军人和政客们认为,如果南亚邻国不稳定,可能导致外部势力对南亚这个地缘政治堡垒施加干涉,或者是一些小国会成为一些大国的“代理人”,成为外部势力瓦解南亚这个地缘政治堡垒的桥头堡。

于是在这种思想下,印度频频干涉斯里兰卡内政、马尔代夫内政,甚至干涉孟加拉国和缅甸国内事务,这使得印度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一直看起来“稳固”但却是暗流涌动,如果中国利用利用印度和孟加拉国、缅甸的矛盾,则能够威慑到印度东北部那因为民族、宗教等等缘故而动乱不休的七个邦,如果北京再在不丹王国方面的外交攻势获得成功,则“东北七姐妹”也就处于在中国势力的多面围堵中。也正是如此,印度才牢牢控制着不丹,不仅仅有大量的军队驻扎在不丹,不仅仅通过“印度军事教导队”来控制不丹皇家军队,甚至还阻挠中国与不丹的建交,因为新德里知道,中国一旦与不丹建交,将会有效影响不丹的战略选择。而到那个时候,新德里将输掉在整个南亚的全盘对弈。

不丹,就如同棋局上的一枚棋子样,虽然看起来不重要,但却是一粒极为重要的棋子。正是这种缘故,才有了现在的局面。也因此,在中国军队突然以奇袭的方式控制了廷布之后,迁都到了班加罗尔的印度政府在惊愕之余,立即要求“印度军事教导队”、“丹塔克工程部队”夺回廷布,事实上,这两支力量在此时是印度政府和军方手里唯有的筹码,但无论如何,他们都要夺回廷布的控制权。此时,对于印度政府来说,只要控制着不丹王国,事情就不会那么糟糕,如果失去不丹,则中国人会把锡金与察隅、达旺一线连成一片。

驻守在廷布的“丹塔克工程部队”部分部队及驻屯在廷布南郊的不丹皇家陆军第1中队在城南做着紧张的部署,在第一次进攻失败之后,他们在调整部署后,试图做新一轮的进攻。

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所属的第1特种作战航空联队抽调出的三个加强连级规模的作战中队此时事实上已经控制了廷布,第12行动中队控制了王宫,并且在王宫周围构筑了防御,部署了火力点,他们正与皇家卫队部队展开对峙,虽然皇家卫队部队内的“印度军事教导队”的那些顾问们几度试图指挥部队发起进攻,但皇家卫队部队司令官策林·多吉少将却都是是强硬的态度压制了这种贸然进攻的愚蠢行为,毕竟国王、皇太子及其他王室成员,还有大臣委员会、议会、寺院团和皇家顾问委员会的那些部长还有王公贵族、政府官员、僧侣等重臣们都在王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