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坐着火车去北京(2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857 字 2022-12-10

胡杨毫不客气的说道:“三年前的资料,还是公开发表在杂志上的。保守估计也是四年以上的技术,连参考意义都没有。”

罗鹏程立刻拿出领导威严:“也不能这么说,至少知道了别人走过什么样的路。怎么能说没有意义呢。”

胡杨没有再争辩,资料一收说道:“领导说的有道理,我回头就把这些也翻译出来。”

罗鹏程大手一挥:“算了,就这样吧。以后领导给你的任务,不能再打折扣了。”

“是.....处长。”

不需要的多高的情商,都听得出这句话中的敷衍。罗鹏程这么资深的老油条,自然听得出胡杨的意思。

笑着摇了摇头,罗鹏程拿过翻译文稿一边看一边问:“有什么收获?”

胡杨毫不犹豫的说道:“搜集资料的人很不专业,分类混乱毫无逻辑。”

罗鹏伟意外的抬起头。本以为胡杨会对资料的内容发表一些看法。却没想到的他说竟然是资料搜集的问题。这不按套路回答,他准备腹稿就没用了。

他想了一下说道:“这些都是回国留学生,还有出国人员带回来的复印件。”

胡杨一点都不意外,一看就外行人弄的东西。实际上真正有用的干货,连十分之一都没有。

胡杨很想在这里跟他科普一下,情报工作的重要性。但他没办法解释他这样一个人,是如何知道情报的重要性的。

罗鹏程又问:“对资料的内容你有什么看法?”

胡杨想了一下才说道:“嗯...我对咱们国家现在技术的水平并没有太深的了解。所以并没有办法横向对比。但落后是肯定的,而且情况应该比报告上写的更严重。”

罗鹏程又问:“有什么想法?”

胡杨挠挠头,显得有些苦恼:“这是个国家层次的大问题,我可说不好。”

这个问题让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年轻回答,真有些难为他。罗鹏程也不是真要他回答。只是通过这种问题,督促下面的人多动脑子。

正好这个时候饭菜送来了,他便顺势结束了这个话题。

餐车食物的口味就不要奢求了,能有选择就算不错了。吃饭不谈工作,罗鹏程首先定下基调。

于是话题就自然放在了胡杨身上。关于自己的家庭背景,胡杨是毫无保留的。可以查证的部分,是完全干净的。而不可查证的部分,他也编好了一套几乎完美的说辞。

在这个时期,想编造一个身份其实很容易。那十年的断档,让太多东西彻底消失在尘埃之中。

而更重要的是,这十年彻底影响整个中国社会的三观。即使是在“胡杨”生活的三十年后,这些被影响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

关于自己的社会关系成长历程,中小学的成绩等等,胡杨都是毫无保留的。但一涉及到部队生活,尤其是受伤到后来退伍的部分,胡杨回避的意图也非常明确。

当兵是托了关系,进了野战军之后当了个副班长。上了前线,参加的战斗,中了一枪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外伤。后来违反的纪律,加上身体原因就直接复原了。

至于违反了什么纪律,胡杨只说了一句俘虏政策,然后便闷头吃饭不再说话。饭桌上一度冷场,气氛略有尴尬。

胡杨不是没有能力把这个问题处理的更圆滑。但他不愿意这么做。有棱角的人物设定才更真实。圆滑世故的确是混迹官场的基础技能,但胡杨的志不在此,更没有那个时间。

一个有点能力,但年轻气盛的小科员,就是现阶段胡杨对自己的定位。

罗鹏程不是一个好酒的领导,所以这顿饭结束的很快。徐淼自然要陪着领导,而胡杨也没有得闲,又得到了一摞外文杂志,里面做记号的部分都要翻译。

这些比之前的稍好一点,至少日期都进一两年内的。这些东西胡杨还是有点兴趣的,现在能够了解国外消息的渠道太少了。

胡杨脑子里有很多的信息,需要一些事件发生时间作为参考,以调整时间线。

至于领导更关心的专业性的东西,胡杨其实投入的精力并不大。

工业领域分类何其繁杂。光是冶金工程下面,就有黑色冶金工业和有色冶金两个大类。

黑色冶金又分生铁、钢和铁合金。有色金属就更多了,每一个分类在大学中都能成为独立的专业。没有几个月系统的学习连入门都困难。想更进一步成为专家,每个三五年想都不要想。

胡杨没那个精力,更没那个时间。所以他要做的,不是一个专精某个菜系的厨师。

而是一个味蕾敏锐的美食家。他能一眼就看出这道菜值不值得尝,还能一口就吃出这道菜的精华所在。

喜欢工业教父请大家收藏:()工业教父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