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胡杨拒绝的周校长愣了一下,他很意外胡杨会在这问题上坚持。
胡杨说道:“当然,协议中只需要承诺对研究结果保密。但没有任何附加惩罚条款。也就是说,即便泄露了研究结果,也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我最多只能在道义上谴责一下。”
周校长说道:“咱们交流了这么多,我也知道你不是一个愣头青的小伙子。你应该知道,在体制内像这样低门槛的技术是根本无法保密的。所以....”
胡杨点头说道:“没错,我知道。就算门槛高,只要在系统内托托关系找找人,或者干脆就是上级的一纸通知。这技术还是会被共享出来的。让所有人都可以免费使用。”
周校长说道:“既然你什么都知道,为什么还要坚持?”
胡杨伸出一根手指:“很简单,第一个理由是,这不对!当你可以毫不费力的,得到别人付出很多努力研究出的成果。你还会想要花时间去研究新东西吗?同样的问题,如果你的成果被别人轻易的拿走,你还会再做一次吗?”
周校长只能轻轻摇头,他没办法做任何的反驳。的确有无私奉献存在,但那毕竟是少数。这些人无法改变任何事。这就是中国的现实。
眼前这个高频感应堆焊设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项技术改造的门槛很低,试验成本也不高。如果精打细算的话,最多不超过两千的预算就能搞下来。
这么低的门槛,但为什么在胡杨之前并没有人动手?胡杨刚刚说的就是原因。
胡杨伸出第二根手指:“第二个理由,我们终究是要打开国门的走出去的,别人也会走进来。没有专利意识不仅会吃亏还会被排斥甚至鄙视和歧视。
我们国家的专利法要明年才正是开始实施。这方面我们走的太慢了。”
周校长感叹道:“你说的很有道理。难得你年纪轻轻就有这种见识。专利意识对我们的确非常重要。”
这回倒是胡杨对周校长刮目相看了。
这个年纪的老专家都在体制里待了一辈子。应该天然的认同体制内的各种规则。无论是明面上的,还是在台面以下的。
都在一个系统,都是兄弟单位,都是工人阶级,有什么不能共享的。
什么!你不共享!
你是不是要搞资本主义!你是想姓资,还是想姓社。
凡是经历过运动年代的人,听到这几个关键字的时候心里都会抖上几下。
专利的概念,在国内不仅不先进,反而是带着落后的帽子。会联想到的是旧社会,各种手艺人对自家技艺的敝帚自珍。
在大团结大集体的大背景下,很多人会认为这至少不是正确的。
再加上国内的信息闭塞,对于国外的了解不仅有限,还有很多曲解。所以胡杨才会提出,不明确任何惩罚条款,仅仅只是要求口头上的保密承诺。
在胡杨的预想中,其实只是这种程度的要求,也是需要花点功夫来谈的。但没想到,眼前这位周校长竟然就就这么说通了。
胡杨双肩一耸,笑着说道:“您老别说我年轻太激进就好。我其实没什么上过学,这些都是看外国杂志才知道的。我就觉的吧,咱新中国可不是大清朝,不可能闭关锁国两百年。已经改革开放了,很多事都要早准备。总要有人走这第一步,我赶上了,那就我来。”
周校长赞许的点点头:“真是很难能见到一个有远见的年轻人。你冲你这第一步,那几个老头子我负责说服他们。”
胡杨一脸惊喜的说道:“那就太谢谢您了。但我这可不能算什么远见。这都是马上就要发生在眼前的事了,只能说是推测、推演。哪还算什么远见。”
周校长好奇道:“哦,那什么才能算远见?”
胡杨却摇了摇头:“总要超出一个阶段才能算吧。不过这可不好说。太过超前的想法都不会太容易被接受。要么被当成疯子,要么就被打成歪理邪说。”
交浅言深是人际交往中的大忌。尤其是当没有完全拿捏出对方深浅的时候。胡杨现在有六成以上的把握,确认面前这个周校长的身份不简单。
周校长说道:“有机会我还是真想听听你的‘远见’。”
胡杨赶紧摆手:“不敢不敢,小子口无遮拦,会祸从口出的。”
周校长佯怒道:“刚夸你两句,你就又开始老气横秋了。行了,你赶紧起草合同,然后尽快落实款项。”
胡杨说道:“您看第一期先打2000块过来可以吗?”
周校长想了一下说道:“可以,但不能用现金。晚一点没关系,还是要用公对公账户比较好。”
胡杨点头:“这我明白。最晚三天,合同和款项都会到位。”
最后确定了一些细节之后,胡杨就告别了周校长。走出门口的时候,胡杨看到王凤年站在远处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