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木望北的困难(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87 字 2022-12-10

木望北的困难

没开出多远,他们就找了一个老北京炙子烤肉的小店坐了下来。

炙子烤肉算是北京特色的一种。炭火上放着一个用手指头粗的铁条钉成的炙子。因为是有缝隙的,所以烤肉的过程中,油脂会滴到下面的炭火形成独特的风味。

说起来,北方的烤肉都有类似的风味。稍微不同的是,炙子烤肉有点半烤半煎的意思。而且对于肉的腌制方面下手比较轻。

南城的小店,并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也只有五花肉,上脑和里脊可以选。

不过说起来,这个年代能吃上肉就已经不错了。

点好了菜,木望北说道:“小胡同志看着这么年轻,估计刚参加工作吧。”

胡杨回答道:“还不到一年。”

木望北眼中闪过些许的失望,但隐藏的非常好。如果不是胡杨特意别注意观察,也很有可能忽视。

木望北又问道:“小胡同志和管冲兄弟是什么关系呢?”

胡杨也如实回答:“我们是战友。”

木望北略显惊讶:“真看不出来,小胡同志你还当过兵。那现在在什么单位高就?”

胡杨说道:“现在在工业部下属冶金局做一个小科员。”

木望北说道:“小科员那也是正经部委的科员,有前途。”

胡杨端起酒杯:“第一杯,给你接风。”

木望北也举杯:“感谢你的招待。”

胡杨知道木望北这次是有事儿才来北京的。不算是多麻烦的事儿,关键是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人。

他已经来了一个礼拜了,如果还没办成的话,那他也就办不成了。胡杨是有心和这位未来的“倒爷之王”结点善缘,但这急不来,要等他先开口。

胡杨真的像一个本地人招待外地人那样,开始介绍这炙子烤肉:“这炙子烤肉算是老北京特色。据说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最早是赛外游牧民族把牛羊肉放进头盔里,放在燃烧的马粪上烤,后来传入了北京,就变成了用铁条钉制的炙子。”

木望北感叹:“哦,还有这样的历史呢,小胡知道的还真不少。”

胡杨说道:“我也是听别人说的。我是辽宁的,老家那边也有烤肉。只是我们用的是铁网,而不是这种炙子。木老哥是哪里人啊?”

木望北说道:“湖北的,我们也烤肉的但和这完全不一样。”

胡杨似是无意的说道:“木老哥,应该天南海北走过不少地方吧。”

木望北略带感叹的说道:“你还别说,我走过的地方真不少。”

胡杨是故意往这个话题上引的,木望北也如他所想的那样打开了话匣子。

木望北今年三十六,已经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人生经历也非常丰富,结过婚,离过婚,做过工人,做过干部。后来下了海,做过的事就更多了,几乎各种临时工都做过。

当然,这种主观叙述中肯定有很多的水分。胡杨就知道他曾经两次被强制劳教过。一次是投机倒把,一次是诈骗。但其实两次都算是误会,或者说是他倒霉。

两次都只在劳改农场待了几个月就被放了出来。但问题是,这是会被记录在档案里的,从此他就再没机会进入任何一个所谓正规的单位上班。

木望北的口才相当不错,胡杨起了头之后,几乎都是在他在说。天南海北的人文趣事,真有不少连胡杨也没听说过。

在聊天的过程中,胡杨发现他是一个很会聊天的人。他很擅长察言观色,也有不错的话术,很容易就能掌控聊天中的节奏。

不强势,不谄媚,不让人感觉讨厌。能同时做到这三点的人可不多。

木望北的酒量也不错,一斤白酒下肚之后看起来状态依然还不错。而这个时候啤酒才喝道第三瓶的胡杨,已经表现出了些许的醉意。

又干了一杯之后,胡杨打了一个酒嗝,说道:“我和管冲是生死之交,他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他的朋友也可以算是我的朋友。”

木望北立刻竖起大拇哥:“小胡真仗义。”

胡杨一边给自己倒酒,一边说道:“木老哥,你这次来北京是要干啥来着?”

木望北略一犹豫才说道:“也没什么正经事,就是来....”

啪···

胡杨把酒瓶往桌重重上一放:“木老哥,你这明显是不拿我们当朋友。”

木望北脸色一囧,踌躇了半天才叹了一口气:“唉...不是老哥我不想说,是这事真的挺难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