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沾了小胡的光(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07 字 2022-12-10

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是在美国提议下,于1949年11月秘密成立的。因其总部设在巴黎,通常被称为“巴黎统筹委员会”。

“巴统”有是十七个成员国,如美、英、法、德等等,当然也包括日本。

“巴统”成立的目的,是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列入禁运清单的有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稀有物资等三大类上万种产品。被巴统列为禁运对象的国家总数共约三十个。

“巴统”影响力最大的时期,是在五十到七十年代。

随着冷战进入尾声,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加上巴统的禁运措施与世界经济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形势也不相适应,一些西方国家又把巴统作为相互进行贸易战的工具。“巴统”的影响力开始逐年下降。

按照以前的历史轨迹,“巴统”会在1994年正是宣告解散。但技术封锁并没有消失,而是大部分“瓦森纳协定”所继承。

从一个公开的协议,变成的了一个类似潜规则的存在。影响力虽然依然存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讲渗透范围变得更大。但已经无法做到像过去那样,做到滴水不漏的全面封锁。

“巴统”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严密了,“撕开口子”,“彻底毁掉”。胡杨的用词听起来都是大胆。虽然他说这话并非无的放矢。但在其他人听来,说好听的是初生牛犊不畏虎。说难听点,那就不知天高地厚的大言不惭。

胡杨当然可以换一些比较委婉的修辞,但在这个场合他选择让自己的棱角比平日里更尖锐一些。更像一个刚满二十岁的青年,胸中满是改变世界的理想和冲动。

过去胡杨那套半真半假的藏拙手段,在秦海清这位老人家面前肯定是不好用的。走过战争、走过动荡、最后还走进了核心,全中国能有几人能做到。

就算把胡杨上辈子的三十多年都算上,也赶不上人家搞革命的时间长。与其给这位老爷子留下一个心思深沉的印象,还不如就扮出一副年少轻狂来。

不过这年少是真的,但轻狂肯定是装的。

在胡杨的豪言之后,桌上一度陷入短暂的沉默。他们这种反应在胡杨的意料之中。罗鹏程都是第一次听他这个观点,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但他们怎么想对胡杨来说都不重要,关键还要看秦海清老爷子的反应。

“说得好。”老领导三字评语,让胡杨心稳稳的落地。

秦海清说道:“所以我说要多和这些优秀的年轻人聊一聊。多接触他们的思想,会让我们找到不同视角看问题。对我们这些老顽固的观念来说,这很有益处的。如果不是今天把小胡叫来,你们的圈子里谁能有这样的想法。”

罗鹏程小意的问道:“老领导您觉得这个想法可行?”

秦海清反问:“为什么不行?我看非常行。”

既然领导说非常行,那就真的是行了。也就真的应该好好研究一下。

接下来直到饭局终了,聊的都是围绕这件事的话题。

不得不说,老领导看法还是非常准确的。至少多半的干部都是有能力的。他们缺乏的,或者说限制他们的,就是长久以来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生存模式。

很多时候他们的不作为,并不单纯是所谓的懒政和不作为。而是因为他们都习惯了由上级给他们目标和计划。

当胡杨提出了去欧洲玩离间计的想法并被大领导肯定之后。他们就有了目标,于是就展现出了他们的能力。

自己提出的想法,胡杨当然心里也有自己的一套计划。与他们在饭桌上讨论出的相互对照之后,胡杨也不得不承认有一些部分是很值得借鉴的。

但,胡杨并没有再继续把自己的计划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一个带着年少轻狂标签的想法已经够了,不能再给他们更多的刺激了。

不过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那个理由。实际上在饭局的后半段,胡杨都努力的应付一个人的各种提问。

桌上唯一一个胡杨不认识的人,罗鹏程非常正是的给胡杨进行了介绍。

罗鹏程脸上的笑意让胡杨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感觉:“这位是柏松涛,在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

“柏松涛,柏?”胡杨陡然瞪圆了眼睛,他一下子全都明白了。柏这个不常见的姓氏,加上这张生物遗传特征上与柏青有六七分相似的脸。胡杨真想给自己一巴掌,怎么这么明显的线索都被忽视了。

怪不得这位从他一进来看胡杨的眼神就透着古怪。那正是一种复杂,老丈人看女婿的眼神。可不是审视加上敌意吗?

因为他对柏青是认真的,所以对这位柏松涛自然也要认真应对。这从生活习惯到家庭背景的仔细的询问,全都得一一接住。

试问都一次见极有可能成为老丈人的男人,试问天下有几个人还有工夫管别的什么事。

第四瓶干红喝光,老领导终于宣布散局。胡杨长出一口气,再过一会估计就连小学的期末考试分数都要被问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