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洽谈(2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07 字 2022-12-10

想要在这方面超越双立人,难度是非常高的。所以这家汉江厨具发现了特种陶瓷之后,立刻就想到了这可能是一条“蹊径”。所以汉江厨具从一开始摆出的就是合作的态度。

至于日本那家则是另一个的数控机床制造企业。这家企业本身并没有什么特点,就是一家普通的数控设备的刀具制造企业。但从背景背景调查中发现,这家叫嶌平刀具的企业,是日本第二大芯片制造商,川愚集团的控股子公司。

数控芯片的重要性就不需要强调了。如果是只是少量,是可以通过走私的渠道解决。但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不可能靠走私来解决。一个正规的渠道还是很有必要的。

虽然都是很困难,但相比之下从日本进口的难度还是要低于从美国本土进口。

与岛国的朋友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嶌平刀具的三个代表算是比较不错的那种。

会长亲自带队,一个经理,一个负责生产的干部。一个老头子和两个中年人。光看面相就知道是一家人。这是个老头带着俩儿子的家族企业。大儿子负责经营,二儿子负责技术。

胡杨的日文水平,再一次吓到了日本人。尤其是关东腔和关西腔的自由切换,是很多日本人都做不到的高段位。

拉近关系之后,他们很快进入了主题。嶌平刀具提出了一些意向,胡杨在看过之后重新提出了新的方案。

方案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基本合作。两家联合研发刀具上的陶瓷喷涂技术。这部分还是有些难度的。自动加工设备的刀具本就已经算是特种合金。

对于硬度,耐高温,高温退火等方面就已经是有很高要求的了。通常密质合金再进行喷涂的难度很大。从微观层面上看,特种陶瓷颗粒在密质合金表面附是有困难的。

不过这也应该不太难解决,现成的思路就有好几个。他们只需要花点时间做点研究,短则两三个月,长也就半年就能攻破。

这种锦上添花的模式就是第一阶段。如果两家顺利度过了这个阶段,并都有继续合作的打算,那就开始第二阶段。开始进行特种陶瓷刀头的研究。

陶瓷刀头和陶瓷刀只有一字之差,但实质上的结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对物理特性的要求要比陶瓷刀高出好几个层次。

陶瓷刀的工作环境,没有高压也没有高温。而自动加工设备的刀头,需要应付的是每分钟几千甚至上万转的,与同样硬度极高的材料进行的接触。

难度肯定是有的,可一旦成功,陶瓷刀头的物理属性是有可能全面超越传统合金刀头的。这一点上,胡杨是非常肯定。

这项研究必然会投入很大。但因为收益也会很大,所以大概率上会需要上级公司拿出资源资助。华夏科技这边也自然就可以接触到川愚集团。

这些都聊完之后,胡杨就很礼貌的送客了。按照传统日本商人的风格,是不可能在谈判桌上直接作出决定的。

所以,与其继续聊天聊地聊风土人情,还不如直接约下次见面的时间。反正今天是不会有结果的。

结束了和嶌平刀具的会谈,广交会第一阶段的也差不多结束了。按照计划,华夏科技还会继续参加第二阶段。

下一阶段华夏科技这边就不会有那么紧凑的行程。最后两天,他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把五份官方订单签完。

这几天公司的这帮孩子,还真差不多把第一阶段所有展位都逛了一遍。搜集回来的信息极大地丰富信息库的内容。

就在第一阶段结束的那天,馒头那边也有了消息。卢明那队人已经登上去欧洲的火车。为什么是火车?

因为这个时期的欧洲列车安检很松。而如果是乘坐飞机的话,卢明他们势必会留下很多可以被追踪的痕迹。他们几个的外形已经很特别了,还是尽量低调一点好。

除了卢明他们的消息,馒头也确认那个目标的情况。卢明他们的处理真专业,最后连可供尸检的残骸都没有留下多少。至于死因就只能模糊的认定为“烧死”。

至于目标带出去的资料,也确认没有来得及完全泄露。损失虽然还是产生了,但还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馒头代表了“他们”对胡杨这次的出手相助,表示了正式的感谢。虽然感谢的话很短,但这个“正式”就代表了,“他们”欠了胡杨一个人情。虽然不是能记录在册的,但大家都会记在心里的那种。

喜欢工业教父请大家收藏:()工业教父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