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做蛋糕(2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41 字 2022-12-10

华夏科技需要一些真正能算账的人。

特种陶瓷喷涂旋耕刀片的利润率不错,但胡杨并没有扩大生产规模的打算。从一开始胡杨就很明确的知道,这只是个过渡期的产品。只需要能满足现在的订单需求就够了,完全没有必要再进行投入。

现阶段特种陶瓷这个方向重点,是陶瓷刀和可用喷涂的特种陶瓷配方。前者与合作有关,而后者则是在为未来做技术储备。

保持科技水平的领先,基本就等于保持利润领先。有胡杨脑子里的东西在,大方向华夏科技都还是能保持领先的。

但胡杨再牛x也只是一个人,而不是神,做不到面面俱到。他能提供灵感和框架,而丰富细节和实际应用就需要很多专业的人来做。李西平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而华夏科技还需要更多这样的角色。

人才,在任何时候都是稀缺资源。

而这也是胡杨跑到大学里旁听的目的之一,虽然只是相比之下稍微不重要的那个。

旁听了这么多天,胡杨自然发现了很多的不错的好苗子。这很正常,这里毕竟是北清,全国最好的大学。能考进这里,最普通的也是一般学校里的天才。

好苗子很多,但真正能用的却很少。胡杨非常明白,这些事急不来。

胡杨旁听的课程很多,涉及学科很驳杂。一开始很多人都不太看好他,甚至包括那些对他一视同仁的老师和教授。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胡杨并没有如他们所想的那样贪多嚼不烂或是三分钟热度。

除了广交会那段时间之外,胡杨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校园里,穿梭于一个又一个教室之间。

作为旁听生,原则上胡杨是不需要写作业的,他自己也的确没有打算写。因为时间和精力实在是有一些的紧张。

但也不是没有例外,有两位教授专门找过胡杨,要求他和其他学生一样,完成他布置的课后作业。

考虑到这两位教授在北清的地位,胡杨果断放弃了再挣扎一下的想法。

其中之一,就是沈欲霖教授。沈老是材料物理专业的教授,同时也是物理系的系主任。北清现在最老资格的教授。

沈教授那边胡杨是去得多了。他完全也没拿胡杨当旁听生,还给胡杨补过一短时间的课。物理实在是一门晦涩难学的学科。虽然胡杨认为自己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但真正面对高校物理专业课程的时候,依然有种眼前一黑感觉。

可以说,沈教授就是那个时候胡杨的指路明灯。给胡杨补课对沈老教授来说,一开始并没有什么特别。在他看来,不管是什么人走进他的教室就是他的学生。自己的学生有问题,作为老师自然要帮助学生。

而在经过一系列的接触之后,胡杨给沈教授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并不是他的记性好。坦白说,敢读物理系的标配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天才。在这里想找个智商120以下的都难。

胡杨给沈老教授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紧迫感和极度的自律。

今天上午的课刚刚结束,沈老就点名让胡杨留下来。顺便让他之前的作业收上来。

照惯例,下课之后沈老会稍微留一会儿给学生解答一些问题。当然这个时候提的都不是大问题,一般都会控制在十分钟之内。

学生都走了之后,沈老教授看了眼手表,对胡杨说:“走,我请你吃饭。”

胡杨赶紧拒绝:“那怎么好意思,还是我来吧。”

老教授把公文包提在手上:“你有食堂的饭票吗?”

别说,这还真问道点子上了。北清食堂的伙食在这一片都是有名的。所以不能用现金和粮票,窗口只收院里发的饭票。

胡杨略一犹豫:“要不,我请您到外面吃?”

老教授把公文包往讲桌上一放:“拿包。”

胡杨赶紧拿起包,笑嘻嘻的说道:“那我就腆着脸蹭您一顿。”

沈老教授从一摞作业中,准确的抽出了胡杨的那份。没办法,胡杨的作业太好认。因为只有他的作业是打印出来的,其他人都是手写的。打印纸和稿纸的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

就这一点,很多同学都是很羡慕胡杨。毕竟,手写是会累的。

抽出作业,沈老教授就一边走一边看。胡杨则紧张跟在他身后,小心翼翼的护着。

就这样,胡杨一手公文包一手作业,跟着沈老教授一路走到了食堂。

喜欢工业教父请大家收藏:()工业教父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