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变废为宝(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667 字 2022-12-10

八十年代开始,我们国家的基础建设进入了一个长期增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了二十年,依然没有明显的减弱。

提到基础建设,建材自然就是基础中的基础。这个时期基建的两大主料,水泥和盘条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最紧俏的物资。

八十年代中期,全国上下能够生产螺纹钢和水泥的小厂,有上万家之多。

东三省虽然冶炼方面的技术一般,但规模还是比较大的。盘条对于铁矿石的品位要求并不高,所以基本上是个冶炼厂就能生产盘条。

加之本身需求并不算高,所以盘条也就是螺纹钢,除了部分自己消化之外,还能有一部分“出口”外省。

在最近这几年中,这是也东北仅有几种可以“出口”的东西。从某种方面来说,这对不一个老工业基地来说,是有一点悲哀的事情。

但胡杨知道未来东北不会只有盘条,所以他更关注并准备下手的是水泥。

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成分,在大建设的背景下需求量非常高。而且水泥的门槛低,所以大大小小的水泥厂仅在东北就有上千家。因为当年还不需要环保审批,所以就造成了这种几乎泛滥的情况。

但不能忽视的是,水泥是一种污染很高的工业产品。据测算生产一顿水泥需要消耗1.3吨石灰石、200千克煤、80度电、同时排放0.8吨的二氧化碳和大量的二氧化硫、粉尘等有害气体和有害颗粒。

除了水泥之外,混凝土还需要大量的沙子和石子作为骨料。八十年代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但推测每年消耗的沙子和石子都是上亿吨。而在房地产开发最疯狂的那些年,每年消耗都会超过10亿吨。

沙子和石子是天然的,主要来源是开山取石和挖河沙。这两种方式对于环境的破坏都非常大的。二十多年的快速建设造成的,就是大量的水土和植被的破坏,还有各种河道和水利方面负面影响。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混凝土就成为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的源头。

胡杨比现在的人都要明白,未来的世界中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才是最核心的大问题。那自然也是胡杨和华夏科技要始终关注的大问题。

华夏科技下一阶段将会开始很多基建项目,势必要用很多很多的混凝土。按照胡杨一贯的风格,关于这些混凝土他也是提前就有了想法。

但因为某些外部的影响,胡杨需要让这部分提前。而相关的手续如果想要及时批下来,胡杨就需要积极的寻求帮助。

这个时候胡杨想到的,自然就是自己的亲领导罗鹏程。

电话一接通,罗鹏程就调侃道:“你小子可是有日子没给我打电话了。”

胡杨说道:“知道领导您忙,没什么大事哪敢叨扰您啊。”

罗鹏程呵呵一笑:“那你今天有什么大事,赶紧说。”

胡杨说道:“我想要办一个是工业废渣综合处理公司。”

罗鹏程说道:“工业废渣你怎么会盯上这个东西了?”

胡杨说道:“原因肯定有很多,不过最重要的是我们公司要开始大规模的基建,需要用到很多的混凝土...”

罗鹏程打断胡杨道:“等等,混凝土和工业废渣有什么关系?”

胡杨说道:“工业废渣是要加到混凝土里的。”

罗鹏程说道:“我知道你不是个爱开玩笑的人,赶紧给我解释一下。”

胡杨说道:“还是亲领导啊,换个人肯定就给我扣上偷工减料的帽子了。不过工业废渣真的是要加入混凝土里面的。这样混凝土中可以减少水泥和骨料的用量。”

罗鹏程微微皱眉:“那混凝土本身的质量会有什么影响,会缩减到什么程度。”

胡杨说道:“在强度上影响非常小,甚至还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强。”

罗鹏程很意外道:“怎么会这样?你给我仔细说说。”

其实这事儿其实还真跟偷工减料有关系。水泥厂虽然不少,但这个水泥的价格依然不便宜。所以有人就觉得这个煤粉灰和水泥长得挺像,就想把煤粉灰掺入水泥中,哪怕就是降低一点强度,那个成本也可以降低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