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四海电子(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05 字 2022-12-10

“张博洋,年龄是二十八,天津四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少东家。没错,他爹就是四海电子的掌门人....”

胡杨打断了一下邢鹏:“你最近在看武侠小说吗?”

邢鹏一愣:“是啊,在看一个叫金庸的香港作家写的《射雕英雄传》,真的很好看。里面说的一个叫郭靖的练了一个武功绝学叫降龙十八掌...额,你怎么知道我在看小说?”

胡杨心说果然:“少东家,掌门人都是武侠小说里用得比较多的词儿。你说我怎么猜到的。”

邢鹏略有点尴尬呵呵一笑:“那个我都是业余时间看的,可没耽误正事啊。”

胡杨笑着说:“我是告诉你,看完《射雕英雄传》之后要接着看《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这三套书是能连上的。接着说张博洋的事儿吧。”

邢鹏很认真的在本子上把另外两本书的书名记下来,然后才继续说道:“张博洋这个人倒是没什么特别的。上的是重点大学,从高中起就和很多女同学有故事,大学也没闲着,据说有几个还弄的动静不小。因为他爸的关系,这些都没影响他毕业。毕业之后之后就进了他爸的公司,现在也算是一个负责人。”

简单来说,这个张博洋就是一个普通的“富二代”。八十年代其实还不太有富二代的说法。那个时候的“二代”说的都是赵援朝他们这种。

从逻辑上讲,要有一代带能有二代。而这些所谓富一代,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出现的。他们就是那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人。有了他们这些富一代才会有富二代。

张四海就是最早下海的那一批人,吃到了改革的红利,也吃到了行业的红利。成为富一代也就顺理成章。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二十一世纪初最著名的一批企业家,都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创业的。

急着邢鹏就说到了张四海:“四海电子是张四海在1980年创办,他算是最早一批停薪留职下海的,在天津混的也算风生水起。从发展路径推断,张四海应该有不少关系。最近一年多,四海电子开始有很多涉外的动作。这次与德国annd电子的接触就是其中之一。这块柏青应该有第一手资料,我就不多说了。”

八十年代中期,能在一天之内查出这么多信息,已经算是很不错了。当然,这是以的一个业余或者说外行人的尺度来衡量。

胡杨拿了一张信纸,写下了“四海电子”四个字,然后给管冲发了过去。接下来,他就要为下一次德国行做准备。

这趟去德国的时间依然不太确定,但肯定不短。所以眼下有的问题都要妥善的解决才能放心出去。

眼下最重要就是工业废料综合处理的项目。这个项目要在离开之前把所有基础都打好,以免对后续其他项目造成影响。

柏青那边工作还是要继续的,毕竟是单位正式的派遣活总还是要干的。相信那个张博洋只要脑子不抽风,就不会在人前做什么出格的事。

不过为了防止这个人真的会有间歇性的抽风,戚扬被派到了柏青身边,成为她的专职助理。

戚扬的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分寸,都是胡杨可以完全放心的。而且戚扬也可以顺便近距离观察一下这帮人,搜集一些相关的情报。四海电子的根基在天津,但这次却来沈阳与外伤洽谈,里面肯定是有缘由的。

柏青对戚扬算是非常熟悉了,对于胡杨的这个有那么一点霸道的安排,她也并没有拒绝,反而是有那么一点窃喜。

真正不高兴的还是张博洋。一个从外形到气质都全面碾压的他的男人就已经很讨厌了,更可恶的是这个人还是那个胡杨派来的。

张博洋几乎是立刻就跳出来反对。他的理由是,不能让这个来历不明的人参与到这次重要的涉外会谈中来。

这个理由还算有点说服力,所以柏青很直接的回应:“这是我对象给我配的司机。和这次工作没有关系。如果你们依然认为有问题,就给我单位打报告换人,就这样。”

就这样...

柏青还是那个柏青,一个剪着短发,脾气凛冽的北京飒妞。与胡杨在一起并没有让她失去这些特质。胡杨也很高兴自己没有改变柏青。他当初喜欢上这个姑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股飒的劲儿头。

简单直接不留余地的发言之后,张博洋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主意。因为柏青根本就没给他留余地。难道还能真的打报告把柏青给换了吗?

憋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的张博洋,最后也只能再次强调,不让戚扬靠近他们的这次“重要的涉外商务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