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特别广告(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00 字 2022-12-10

两天之后,《华夏信息》杂志出了最新的一期。除了常规内容之外,还增加一片特别的广而告之。

内容主要是说为了回馈广大用户,决定在年底搞一次对老用户的回馈。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像是购买几个月送一个月,像是活动优先席位,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福利和纪念品等等。

如果是生活在电商时代的人看到这份特别广告,一定会感觉十分的熟悉。大小电商,线上线下,都是这种乍一看让人心动无比,但真要冷静的计算一下,都还是“买的没有卖的精”。

这些经典的营销的技巧,自然是胡杨在电话中“传授”给管冲的。

其实这些门道说穿了也没什么神秘的,就是一些针对人性弱点的话术。但是,效果是非常好的。因为这些技巧,都是经过若干年总结提炼之后留下来的,被无数次实践证明过是有效的套路。

别说八十年代还非常淳朴的国人,就算是放在三十年后,这些同样还是好用的。

在国人对“营销”这个词还非常陌生的时候,胡杨就提前三十年,让一部分人感受了一下话术的魔力。

但具体这一份特别的广而告之,管冲并没有按照最初他和胡杨制定的计划来。他对这份东西进行了很大篇幅的删改。

而删改的目的,是有意识的弱化广告的影响。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把事情弄得不简单。让原本可以在三周内完成的计划,延长到两个月。

管冲想让速战速决变成“添油战术”。

模式和内容都非常新鲜且诱人的广告,很快就在目标人群中产生了反应。很多人都打电话对上面的“优惠政策”进行咨询,流失的部分客户也在其中。

这些人之所以会想要吃这口回头草。主要是因为管冲除了广告之外,还以华夏信息的名义,提出了十几个诚招合作伙伴的商业项目,还有未来一系列活动的预告。

这部分内容不光完全没有删减,管冲还亲自动手狠狠得注了一把水。原来他们商定的内容,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一不到。其余的部分都是管冲加上去了的。

所以全部这些之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是肯定可以落实的。至于其他的,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但基本上都是随缘的。

如果措辞都是言之凿凿,那就肯定是骗人的。如果留下了回旋的余地和可以商榷的模糊地带,然后最后再加上一句“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当然,这个句话的位置和字体的大小颜色,会稍微的有那么一点不容易被看到。

关于这套操作,也不是完全没有反对的声音。房堃作为《华夏信息》杂志社的主编,他还是希望管冲可以稍微考虑一下这份杂志的“名声”。

如果因为房堃的担忧就改变自己已经决定的事情,那这个人就不是管冲了。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撞了脑袋的原因,竟然少有的做出了解释。

管冲说道:“我不会把《华夏信息》的名声丢了。我们写出来的东西,只要条件允许都是会兑现的。但如果发生了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比如天灾和人祸的影响,我们自然就不需要兑现,同时也不会影响名声。”

房堃似乎抓住了重点:“你的意思是会有人祸?”

管冲肯定的说道:“当然,弄出这么大动静,我们的对手怎么着也要给点回应才行。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吸引对手让他卷入添油战术之中。”

房堃顺着这个方向思考了一阵,好像突然明白什么:“不光让他们不断添油,我们还应该带着亲七大姑八大姨的去把油装回自己家里去。”

管冲点了点头:“就是这个意思。重点是这些人的身份我会帮你甄别好。到时候你以主编的身份联系他们。这次要带着大伙一起吃顿好的。”

而作为已经被预定了要请客的人,赵鲲和他的新联系人也在第一时间拿到了《华夏信息》的最新一期。

这则特别广告自然也成为了他们关注的焦点。

市场营销marketing,还是人家老美发明的东西。相比对此时的国人,无论是赵鲲还是这位新联系人里德都不会感到陌生。而两个人对于这个广告的反应,其实也差不多。

刚刚到上海的新联系人里德,在收拾行李之余,抽空和翻译表达了自己不屑。

相比现今美国市场中天花乱坠的营销手段,这张纸上的东西,在他看来就和这个国家一样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