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被重视的压力(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694 字 2022-12-10

如果胡杨有资格选的话,他还真的希望老温对自己没有“好印象”,而不是“重视”。因为周扬青隐晦的告诉了胡杨一个消息。

老温在现在的位置上不会待太久。他会离开,但不会退休。在完成工作交接之后,他会将余生用于开拓新的“战场”。

而他的这个目标的,大概率上会是欧洲。而胡杨已经通过行动证明,他很熟悉欧洲,在欧洲已经有了一定的根基,并且有非常优秀的执行力。所以毫无意外甚至理所应当的,胡杨就因此被“重视”了。

这绝对是一件天大的麻烦事。不仅麻烦,而且同时伴有巨大的风险。最关键的是,胡杨于情于理、与公与私都无法拒绝这种配合的要求。

唯有举杯一饮而尽。

萃华楼的经理,果然如胡杨所想的再次出现。借着送菜的由头,和胡杨他们的喝两杯。当然喝是胡杨带来的精酿啤酒,这也是他目的所在。

搞了一辈子餐饮,自然对各种酒都不陌生。经理同志一口喝出了这精酿的好处。试探着询问胡杨从哪里弄到这些啤酒的,他有意大批量进货。

送他几瓶是没问题,但大批量暂时丹东那边可以没有这个生产能力。但就算有,也不会马上对外销售。集团内部本身的消耗很大一部分,而且还要首先供应冬梅馆和分店。这也会是一个很重要的特色。

不过胡杨也没有完全把这个话说死。毕竟精酿啤酒的门槛其实并不高。即便是在八十年代,只要稍微舍得花点钱并且找到有经验的酿酒师,就能鼓捣出精酿啤酒。当然这个质量就不好说了。

世间事物大多如此,易学的都难精。门槛低入门容易的往后走都会非常困难。

不过胡杨倒是有想法,可以和这些国内一流的饭店搞一些合作。为这些店专门订制精酿啤酒。相比其他种类的酒精饮料,精酿啤酒的定制化是最容易实现的。

面子这个东西,是咱中国人的最爱。这个与众不同的酒,就像是所谓“特供”一样,会是一种很有面子的东西。

稍微一琢磨,这件事还是可行性很高的。但这事儿同样也还急不来,丹东那边的酒厂也才开始。技术和规模都不足以支持推向市场。胡杨寻思着,怎么着也要弄出自己的浑浊ipa,才有资格说自己一个正经酒厂吧。

作为参考,一般浑浊ipa的市售价格是普通淡色艾尔三倍以上。浑浊ipa的酿造工艺要比的艾尔复杂,另外就是酵母方面要求更高。

微生物一类的东西,从来都是最难搞的。也是很多传统技术最核心的门槛。所有需要发酵的东西,都是很不容易复制的。

在微观研究没有达到一定程度之前,发酵的过程都是极难控制的。只能靠传承的经验来操作,而这其中除了经验之外甚至还会夹杂一些玄学。

比如中国的几大著名酒厂,几乎都是没办法更换新厂址的。因为他们需要特定环境下产生的酒曲。云贵川地区腌菜和腊肉火腿,各种发酵的奶制品都是如此。

浑浊ipa就是精酿啤酒中,对于酵母要求最高的一种。虽然可以直接购买,但那一样做出的成品,口味上就不会那么有特色。或者也可以说,上限是可见的。所以想要有自己的浑浊ipa,就需要有自己的酵母。

而这一步如果做到了,那在精酿啤酒这条路上,也就算是真正了入了门。

虽然有了周扬青的加入,但今晚这一顿依然算是家宴。周扬青被邀请本身,就代表了很多的信息。

虽然今天他本人并没有给胡杨带来什么好的信息。对于未来将会与老温合作,胡杨真的是倍感压力。首先,那位可不是一个好伺候的主。其次,他在欧洲的根基尚浅,还顶不住狂风暴雨。如果强行使用的话,很有可能导致不可逆的严重后果。

但该来的还是要来的,这一步总还是要有人去走的。有胡杨在,至少能让咱们那个阵线的同志能少受一点损失。同样胡杨也打定主意,自己的底线一定要守住,哪怕要面对的是老温也同样如此。

某种程度上来看,周扬青和罗鹏程是明暗两个系统中,现阶段最年轻的实权代表人物。他们现在站在了一起,应该就是代表了大人的某种意愿。胡杨很显然也被算了其中。

总得来说,这应该算是好事。因为胡杨接下来要做的事,都是要踩在钢丝上行走。这种状态下最怕就是有各路妖风吹来吹去。现在有这么、这么大的靠山杵在那里,就像是怀里揣了定风珠。什么妖风邪风最后都将是是拂面清风。

胡杨在京城停留的两天,就腆着脸带着柏青一起回了沈阳。如果说一定要有个过年要回去的家,那应该还是在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