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深入林区(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02 字 2022-12-10

北上的路线是通过卫星图片设定的,总体上是一条向北的直线。只有在个别条件特殊的地段才会稍微做一点调整。目的就是减少路径上的工作量。特别是国内的这一段,基本上就是一条笔直的路线。

只有直线才最短,而最短就意味着砍最少数量的树。还是那句话,咱自己的资源能不动就尽量不要动。

铁道兵那边的施工队已经出发,估计一周左右可以来到这里。那个时候这边应该已经砍出了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开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整件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并没有出现在这里。那个人就是牟望北,他此时正在更北的地方。估计再需要十天时间来完成最后的文件手续工作。

国内这边相关的手续则早就已经准备就绪。为了规避很多敏感的问题,这次双方的合作都是以私营企业为主体。国内方面成立了一个新的公司,就叫漠北开发有限公司。虽然从里到外都是华夏科技的人,但这次并没有继续挂在华夏科技系统内。

北面也同样成立一家公司名叫“斯塔诺夫”。乍一看似乎是有那么点地域特色,但其实非常敷衍。因为这就是一个地名,再往北面一点就是外兴安岭,在地图上就是斯塔诺夫山脉。

两个公司的合作在法律层面上,是完全彻底的民间跨国合作而已。但大家都明白,没有“特许”他们的合作根本就不会存在。

伐木是一件很有技术含量的工作,甚至北美还成为了一种收视率很高的比赛项目。

胡杨以前也曾经关注过。倒不是因为他喜欢看那些男男女女砍或者钜木头,而是因为培训的时候会有一个案例与这个比赛项目有关。

大约说的就是一个女选手是夺冠热门,后来被谋杀了。谋杀的方式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杀人的动机。

这个女选手并不是所有人力量最大的,但她是技巧最好的。而她的技巧不仅来自于练习,更重要的是计算。被害人原本是一个名校的物理硕士。她把伐木的所有相关数据都是代入了自己设计的公式中。

从而根据木头的硬度,密度和含水量,还有自己身高、臂展还有力量等等,计算出斧子最佳的重量,斧柄最佳的长度和弧度,甚至是木锯每一次推拉的角度和行程长度。

被害人就是通过精确的测量和缜密的计算,让自己迅速成为了伐木比赛中的新星。同时也成为了大多数对手的眼中钉,甚至很多观众也都不喜欢她。

因为观看比赛最大的乐趣就是那些不确定性。而被害人所做的,就是在破坏这些不确定性。当她把所有一切都数据化之后,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接受。

因为丧失了其中感性的魅力。

胡杨从这个案例了解到这点的同时。也了解伐木这种非常硬核的运动。这是一个技术活,不要以为抡斧头就一定比用电锯慢,这还真要看什么人用。

伐木工的第一次作业,胡杨专门也去观摩了一下。果然,轮手上的功夫,咱国家的任何一个工种都是拿得出手的。

这个领域胡杨是一个完全的外行,所以除了翘着大拇指说好之外也没啥格外的指示。跟着大部队前进了二十公里,停在了第一个驻扎点。

所谓驻扎点其实就可以理解成高速公路休息区。二十公里的这个驻扎点就是第一个永久驻扎点。

如果是在高速或者普通公路上,二十公里也就是一脚油的事儿。但在林区中却让他们足足走了一整天。

胡杨他们这趟跟着过来,还不是光带着眼睛来看的。包括他在内,全部都背着几十斤的物资。在路修好之前,这里一切都需要从外面背进来。

在林区现在晚上的温度依然是在零度以下,胡杨他们就在这种环境下野外露营。

胡杨这几年一直都没有放松对身体的锻炼,但看起来还是属于高瘦型。所以在不熟悉他的人眼中,就是一个气质和善的城里年轻人。

这么一个高高瘦瘦的城里人,竟然能够和他们一样背着几十斤的东西在林地里穿行,而且看着还不怎么累。这可是让这一队伐木工感到十分意外。

大多数在一线工作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对那些所谓“办公室人”有那么一点抵触情绪。在过去,体制内的办公室人员是完全脱产的,与他们这些干活的人是有那么一点不同的。

必须要承认的是,那些更靠近领导的办公室人员,总体上是会获得更多好处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两者之间会有一点隔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