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就算是赠品(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693 字 2022-12-10

卖家刚想就这个“不知道”进行辩解。但胡杨立刻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

直接开口说道:“你就是什么都不知道。你以为资料很值钱吗?错!这份资料在现在就像是废纸一样无用。我会花那么多钱买一个十年之内都用不上的东西?”

胡杨故作疑惑的看着卖家,夸张的震惊道:“你不是连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都不了解,就敢拿出来出售?还是说,你只是知道这是一项很新的技术,就私自偷出来想要大赚一笔?”

胡杨摆手再一次打算卖家打算辩解的意图:“你的道德水平与我无关,我只是想让你明白,从一开始你就弄错了问题的核心。重点不这个新技术上,而是谁开发出了这个新技术。吸引我的就是这个东西是谁搞出来的。不可能是你,但你一定知道这个人信息。这才是我会来见你的真正原因。”

卖家陷入沉默的思考中,胡杨继续说道:“你有没有想过,什么样的人会对碳纤维相关技术感兴趣?我想你就算是想过,也没有意识到这些人,包括我会有多危险。我们有几十种方法,让你悄无声息的从这个世界消失。”

胡杨这时抽出张餐巾纸,把一根金黄色的东西放上去,然后折起餐巾纸推到桌子中间。

胡杨继续说道:“我要知道你从哪里得到这项技术,我要知道是谁开发了这个技术。至于你现在手里的这份技术资料,大约就算是....赠品。”

卖家在经过或许过程激烈但时间很短的思考之后,交给胡杨一张3.5寸的软盘。

胡杨立刻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将磁盘插入软驱。这个时候卖家还想卖弄一下他的加密程序,但胡杨在他说出解码程序之前,就手动破解了所谓的加密。

这个时代的电脑程序对于胡杨来说,完全不可能存在任何秘密。稍微夸张一点说,他现在就是“程序之神”。

快速浏览了一下内容之后,胡杨用他设计的程序,把这张磁盘的内容重新进行了加密。1024位的加密对于现在这个时代的电子计算机来说,如果用穷举法应该能算到天荒地老才能解开。

完成这些操作,胡杨也只用两分钟而已。

看着卖家收好了黄金和餐巾纸,胡杨说道:“赠品我已经检查完了。你该说真正的交易内容了。”

一分钟后,胡杨离开了咖啡馆。当然,那杯摩卡的账是算在了那个卖家的头上。

胡杨走出咖啡厅就立刻进入了专业的工作模式。他要以最快的速度,让他这个北欧男人消失。过程不仅要快,而且要悄无声息,不留下任何的痕迹。

这个时代对与胡杨这个专业群体来说,还是相对比较“友好”的。没有那么密集的监控探头,让他们想要消失的时变得容易很多。

当天余下的时间,胡杨都用在更换身份这一件事上了。时间充裕难度不大,但胡杨还是做得非常仔细。

晚餐时间,胡杨带着自己的新身份入住了预定的酒店。这次胡杨的伪装身份是某个到这里出差的日本人。这也是亚洲面孔独自出现在这里的最好理由。更深一点的背景设计是,他来自一家日本的水产贸易公司。是到哥特堡这里寻找合作机会的。

日本人在国外的状态都是那种谨小慎微的,时刻注意自己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的鹌鹑模样。这或许可能比在日本国内还要跟严重一点。

大约从“黑船事件”开始,日本人就对欧美国家有了那种矮半寸的思想“觉悟”。这种觉悟大约应该是一直传承到今天。而只要日本关岛上的美军空军基地还存在,这种觉悟应该就还会继续传承下去。

在说了几十次的“谢谢”“抱歉”之后,才终于办完了所有的手续。放下唯一的行李箱之后,胡杨就直奔餐厅。据说这里的“海陆”套餐非常优秀,有过米其林两星的推荐。

价格不菲的晚餐之后,胡杨带着六分饱的状态回到了房间,并叫了点餐服务。

吃完套餐之后再点餐也算是正常操作。米其林星级推荐的餐厅,少有能够真正吃饱的。

补充胃容量的同时,胡杨将那张磁盘做了几张复制,每一张也都有程序加密。这么做的原因就是单纯的备份。3.5寸软盘实在是太娇贵了,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损坏或者消磁。不多准备几个备份是不行的。反正都进行了1024位的加密,现在是不可能有人能强行破解的。

如果有人真的能做到,那里面的数据信息也对他没有什么意义了。随便搞一搞就能够算得出来。

午夜之后,胡杨又换上全套黑色的衣服。不同于过去任何一次夜行,这几乎是胡杨职业生涯中难度最低的一次。瑞典原本人口就人口少密度低,加上是高纬度地区,后半夜几乎没有人会在街面上活动。

北欧国家也是出了名的治安好。每年发生的刑事案件平均都还能保持在个位数。说夜不闭户可能有点夸张,但路不拾遗这事还真的有。曾经有团队专门做过实验,在不同国家故意弄丢钱包,然后观察当地人和执法机关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