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启程北上(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673 字 2022-12-10

真的只用了不到二十四小时时间,客车就完全改好了。

里里外外看过这辆车之后,祝老祖孙俩对这辆车赞不绝口。长途旅行最怕的就是舟车劳顿的辛苦。这辆车不说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但肯定要比硬座强得多。更不要说里面留下了很大的空间,随时都可以站起来舒展一下筋骨。

某位脑子里充满了浪漫想法的年轻姑娘,甚至想要在车里装上迷你小秋千。

好在大家都没有当真。

他们准备了些可以常温保存的食物放到了车上。

不要以为在防腐剂添加剂没有广泛使用,也没有真空包装技术的一九八六年,符合这种条件的食物就很少。

其实糖和盐本身就是天然的防腐剂。牛轧糖、萨其马、牛肉干、烤鱼片,还有锅盔这种古时候的行军干粮。林林总总的塞满了两个大箱子。至少车上这几个人短期内肯定是饿不着的。

改车弄的动静弄挺大,但出发却是很低调。早上九点不到,这辆客车就开出了车队大门。

客车上总共七个人,男女比例四比三。除了祝老之外,一对有证的夫妻,一对正经的情侣,还有一对……嗯,就是那种外人都说不清楚关系的男人和女人。

总之,很和谐。

胡杨和柏青自然占领一张沙发,但并没有腻歪着卿卿我我。胡杨从旁边专门给他准备的保险柜里拿出了一叠资料。柏青则是拿出了随身听,把耳机戴到了耳朵上。这些磁带都是国外名著的外文的阅读版。

是胡杨专门花钱找人录制的。虽然市面上也有听力磁带,大多还是为了应试而准备的,内容很空泛毫无营养。反正就是要听外文,不如听听那些名著。

这也不算是胡杨独创,只是现在还没人这么做。很快就会有人想到这个,但其实这想法还是很难普及的。应试还是日后的主流,而且能叫名著的文学作品通常都不是很好读。

咱不说外文,就说咱国家自己的名著。都是咱们自己的母语,但看过又能看懂的又有多少?

说到底这个东西并不是给初学者准备的,虽然高级但又用不上。算是入门之后想高级进阶过程中所需要的教材。毕竟语言和文化是分不开的,想要把一门语言学精,必须要足够了解的这个语言所生长的文化。

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肯定是很不错的手段。至于更高级的进阶,这不是有胡杨吗。他的精准教学,效果肯定也是杠杠的。

至于胡杨自己看的东西,就是他自己的学习资料和必要情报补充。现阶段来说,胡杨的重点是知识面覆盖的盲区要尽可能少。而专项的深度方面,他也只会坚持之前那几个。更多更深的专业领域,还是要靠更多专业顶尖人才。

原本以为是郊游,却没想到一上来就全都是学习的气氛。就连戚扬也翻了本书正儿八经看了起来。这倒是真的让祝老爷孙俩有些意外。

华夏科技的学习风气这么浓厚的吗?

胡杨是因为每天需要补充很多信息。柏青则是找到胡杨要资料看,所以自己也打算边消磨时间边充电。至于戚扬,大约可能是不想聊天吧。

之前胡杨可是答应了罗鹏程要好好接待这两位,自然是不能就这么晾着这两位。柏青也给他们准备很多从香港送过来的杂志,种类很多内容庞杂,应该可以满足祖孙俩的兴趣。

他们北上的第一站是辽宁的铁岭。在那位著名的东北笑星还没有横空出世之前,铁岭最广为人知的东西就只有丰富的煤炭储量。但铁岭现在还是个不重要的煤炭产地,因为开采的规模并不大。

储量大但分布却并不是很理想。有条件开采的,也都是在山区之中。以现在的技术而言,想要大规模开采难度还是很大的。因为那需要更加完备外部条件作为支撑。

最基本的,总要有条通往山外的路吧。但修这条路的时间和资金,还真就成了拦住了大多数人的难题。搞不定这条路,设备运不进去,煤也运不出来。所以很多矿场的发展规模,都被这个问题卡住了。

还有一部分探明的煤炭矿藏的位置很尴尬,就在辽河口附近。河口,基本上都是冲积平原。这种地貌的开采的难度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