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安观的事情发生之后,他派了人出城,本欲快马加鞭去追回杨润哲,但人在城门口就被拦了下来,以偷盗罪名送去了京兆府。</p>
姜承德第二次派人,仍旧没能出得了城门。</p>
他意识到事情不对,想飞鸽传书,但鸽子后来被徐四他们几个烤着吃了。</p>
姜承德办错了一件事,心急之下落入她圈套中,极力想要弥补,但到现在为止,他也看明白了,这事儿一环扣着一环,做什么都是徒劳无功。</p>
杨润哲是保不住了,他不可能把自己也赔进去。</p>
三番四次,再有把柄落在她手里,抓了杨润哲回京,告到御前去,他浑身是嘴也说不清。</p>
所以他放弃了。</p>
杨润哲和孙其,一起都放弃了。</p>
“他功夫好,记得给徐二他们送个信,仔细防着,必要的时候可以用些非常手段,出了事我兜着。”赵盈揉着眉心,这事儿对她来讲的确算得上高兴事,不过她也只是面色舒缓些,看起来也不是多兴高采烈的模样,“崔钊行一家至多再有三五日就到京城,未免夜长梦多,让徐二他们昼夜兼程,路上不过多做停留,尽快回京吧。”</p>
周衍一一应下来,见没法子哄她高兴,试探着问了句:“殿下要见一见徐将军吗?”</p>
赵盈拿古怪眼神瞥他:“我为什么要见徐冽?”</p>
她反问,周衍反而被倒噎住。</p>
赵盈收回目光:“你没法哄我高兴,他也一样。你去叫人给我备轿,我去尚书府一趟。”</p>
·</p>
孙氏产子后身体虚弱,昭宁帝是真的一件人事也不干,把人推上风口浪尖还不算完,风波非要掀起一场才肯罢休。</p>
散朝没多久就又有旨意传出来,要京中世家妇为孙贵人祈福,每人手抄佛经一卷,于下个月十五之前供奉入宫。</p>
是以赵盈往尚书府去时,云氏正带着宋乐仪抄写佛经。</p>
宋乐仪看起来不是什么正经闺秀,女红极差,但书法是一绝,又擅模仿他人笔迹,照着云氏笔迹帮她一起抄,也不会给人看出来。</p>
听说赵盈来,手上兔毫笔一扔,引得云氏蹙眉:“抄写佛经也不能叫你静心,一天到晚没个女孩儿样,叫你多跟晚照学一学,也不知道你学到了哪里去。”</p>
她慢悠悠起身,上手拉了宋乐仪,吩咐人去打净水给她净手。</p>
赵盈已经提步进了屋中来,笑着叫舅母:“叫崔大姑娘听见您这话,又不知羞成什么样。”</p>
云氏见了她满脸欢喜:“你从宫里出来,孙贵人一切都好吗?”</p>
她说都好,眼角余光瞥见书案上摊开的佛经,几不可闻叹了口气。</p>
这样的殊荣,她母亲也有过。</p>
那是她母亲病情最严重的时候,反复了好几场,一时好一时坏,胡泰不敢直言,又不知如何敷衍过去,母亲深思清明时替他求了情,他才敢说实话,只怕不好四个字,连年仅六岁的她也记忆犹新。</p>
昭宁帝一连辍朝七日,命京中世家妇抄写佛经,宗亲女眷轮流入宫侍疾,连赵清和赵澄两兄弟每日下了课后也要到小佛堂去跪半个时辰,全是替她母亲祈福尽孝。</p>
孔氏和姜氏昔年要把她母亲恨死,冯皇后亦然。</p>
宗亲女眷轮流入宫侍疾,那是中宫待遇。</p>
云氏拉起她的手,带着人往东次间去:“你也别不痛快,皇上要宠谁,连你也无权过问的,好在孙贵人性子柔善,又养着惠王,和你也算亲厚,如今都还好。”</p>
赵盈说知道:“也没有觉得不痛快,孙娘娘是个很好的人,待我也好,她得了一双儿女,我是替她高兴的,就是辛苦舅母了。”</p>
宋乐仪净了手跟进门,闻言便诶地一声:“我也辛苦的呀,大半卷都要交给我来抄,父亲说母亲常年不做这样的事,抄书久了怕手酸,又怕伤眼睛,恨不得叫我一个人全抄了。”</p>
她撇着嘴往云氏身边挪去,眼睛却没从赵盈身上挪开:“你怎么这个时辰过来?”</p>
云氏也顺势侧目看去。</p>
赵盈在她们面前向来不遮不掩,登门时候就知道她舅舅这会子不在家,连表哥也出去会友了。</p>
“我一大早就进宫了,去昭仁宫时父皇和皇后都在,孙贵人生产之后皇后不肯进内殿,交代了几句就回了凤仁宫,是一直在殿内陪着,她醒过来后支开赵姝,跟我说了件事,我想先来找舅舅和表哥商量。”</p>
孙贵人能有什么事情,还要特意支开赵姝。</p>
宋乐仪眉心动了动,云氏在她手上按了一把不叫她乱说话,缓着嗓音问赵盈:“是和前朝有关?”</p>
赵盈先摇头,又点头:“可有关,也可无关。”</p>
乌黑的眼珠灵动的转起来,心思稳了下:“孙贵人想叫赵濯出嗣,过继到皇叔膝下。”</p>
这皇叔说的当然是燕王赵承衍,总不会是指晋王殿下。</p>
但云氏仍旧吃了一惊,连宋乐仪也错愕不已:“她怎么想的?自己的亲儿子……”</p>
“叫你别胡说。”云氏虎着脸又拍她,转而去看赵盈,“那你是怎么想?”</p>
赵盈深吸口气:“其实舅舅是知道的。孙贵人刚有孕时我就跟舅舅说过,希望她这一胎是个男孩儿,将来我真能成事,这个孩子也可以做我的继人。</p>
况且我现在也算有经历,能教导指点他,自己养大的孩子,总不怕他长歪了。</p>
所以孙贵人想让他出嗣皇叔一脉,实则我是赞成的。</p>
都是赵家血脉,皇叔也算是先帝嫡支,和父皇一母同胞,来日我要这孩子做继人,朝臣和宗亲都不至于过分反对。</p>
而且孩子养在燕王府,我更放心。”</p>
那她就是已经打定了主意了的,想的周全,面面俱到。</p>
那要商量的便只有……</p>
云氏拧眉:“龙凤呈祥,这个孩子对皇上而言意义不同。皇子出嗣本就难,何况是龙凤胎的皇子,你想找你舅舅商量这个?”</p>
“也不全是。”</p>
这个孩子到底该不该出嗣,她之前是真没想过的。</p>
就算长在齐宫,昭宁帝那种变态恐怕不会好好教养孩子,至少也有孙氏在,赵濯的成长她并不会过分担心。</p>
这事儿孙氏突然开口,她仔细想来,这法子确实不错,才想着来商量一番,看看到底可不可行。</p>
这会儿听云氏这么问,耸了耸肩:“孙贵人很上心的,翻阅史书典籍,自大齐开国以来皇子出嗣也不过只两个,肃宗的皇七子还是犯了事儿被罚出嗣的,所以她晓得艰难,只能跟我说。</p>
我也是因为知道此事艰难不易,纵然想着有这许多好处,一时之间也拿不准可不可行的。”</p>
云氏算有些小聪明,但自问大智慧没有,这样的大事她绝不敢妄言,一转眼见宋乐仪那副跃跃欲试的模样,又止不住头疼起来:“我叫人去寻你舅舅回家,中午在家吃饭吧,吃了饭你们谈一谈。”</p>(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