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气在喝骂中慢慢散去,田茂芬也知道,县长已经看到教育局的上班情形,即使如何骂张文杰,也只是出气而已,不能解决问题。“张文杰,你立刻把教育局所有干部召集开会,先确定哪些人在上班,哪些人到下面学校出差,哪些人不在岗。一定要落实到位,不能想蒙混过关,更不要想以为县里这边不知道,侥幸过关。列出表单,查对门口监控,将下午每一个到上班的人,都记下进大门的时间,哪些从上午进教育局一直没有出门的,也要列出清单。有哪几个到单位打卡后就走到,提前离岗的,下午没去单位的,都清查出来,一个都不能有误,能不能做到?”张文杰听田茂芬这样说,心里叫苦,这种查人上岗的事情,本身就很难做。有些人本身在家,或几个邀约到宾馆打牌,却报告说到乡镇学校出差了,谁能够完全将这样的人清查出来?只要有人没查到,而其他人却又知情,最容易搞出事情。但今天这样的情况,教育局总得做出一个态度来,至少要有一份实在的名单,来县里汇报。明白躲不过,张文杰说,“请田县放心,我立即返回局里,将今天教育局上班名单查清,然后向县里汇报。”“快去吧,今天我要结果。张文杰,我跟你再说一句,今天拿出来的名单,必须是实打实的,要是今后名单里查出有假,别说我不先提醒你。”田茂芬说这个话时,语气很不好,也显示了情况的严重性。“请县长放心,一定核实精确,不会在有差错。”张文杰应到。王谋强站在一旁,一句话都不敢说,也明白今天的情况有多严重。两人从田茂芬办公室出来,立即给局办公室打电话,让办公室通知教育局全员立即到会,签到时要记录时间。随着通知下达,教育局自然一片哀叫声,可等干部们得知情由,大家都不敢抱怨什么。张庆生得知了消息,对杨再新在高级中学给高考所作出的承诺,嗤之以鼻。对这样空口白诺的话,不屑一顾又很生气。对于这些这种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随意地支配县里资金的做法,让他如何不怒?县里财政这一块工作,目前是张庆生负责,当然,按照一般的工作分配。常务副县长掌控县里财权,对县里开支与收入进行合理支配,这是普遍的做法。县长不抓财权但却有财务上的支配主导权,一般的做法,会先同常务副县长通个气,问一问财政的情况。对县里能够开销的资金,早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去年应该给干部发放的五项文明奖,至今都还没看到钱在哪里。可杨再新一句话,就抛出去三百万!这笔钱,本身就不是开销范围内的资金,要筹措这笔钱,也不知到哪里去弄。张庆生在办公室生气,觉得反正不是他给出的承诺,索性让杨再新一来就无法兑现自己向外的承诺,好好丢一下脸,免得自以为是,对县里的工作胡乱开口。教育上的资金投入已经够大了,人多,仅仅是人头工资这一项,就是县里最为沉重的负担。每年筹措的绩效奖励、五项文明奖励,教育这一块也是占据大头的。如果说,教育这一块的人员减掉一半,县里财政的压力就会小多了。或者说,将这三百万资金,承诺给正府体系的干部,至少每个人都可分到几千块。如今,正府体系也为每个月的下村补贴、车油费、误餐费等筹措不到钱,没法发下去,县里将这些可发放的项目,都下到乡镇自己来承担。乡镇哪有途径可筹措钱来解决这些资金,自然是将各月的表册对方在会计资料柜里。乡镇的干部,对县里这样做也是怨声很大,因为国家的政策在人头里是有补贴的。这也是高台省各地干部,为什么工资比江上省要高出一截的原因。到广林县这里,从好几年前,就将干部的一些款项扣留在市里。市里截留一些,给县里划拨一些。这些钱,作为县里工作运转的额外部分,本应发给干部个人的,却转变了使用途径。对干部而言,绝对多数的人,都不知这些钱的。被扣留的钱,主要就是文教卫系统的人头,这些系统里的领导自然不敢站出来争。也不会有谁肯给这些人说一句话,就这样一年一年地运作,县里领导印象中反而成为一种必须的做法。张庆生更生气的是,杨再新对县里的情况完全不熟悉,不知县里财政的压力有多大。到县里后,还不主动与他沟通、请教,再说,杨再新实际的人事岗位还留在江上省省部二处,到广林县来,不过是挂职的性质。这一点,外面的人或许不知,但他是知道的。如果不是钟泰云亲自送杨再新到广林县,如果不是钟泰云很明显地表示市里对杨再新的支持态度,在张庆生想来,杨再新到广林县后,根本就不能沾县里实权的边边。直接找杨再新谈县里财政的事情,张庆生又觉得不愿意。自己为什么要主动找他?县正府这边,谁说了算,大家会听谁的,到目前都还是未知数。张庆生觉得,这个局面拖得越久,对他越有利。如此,最好是杨再新这个新县长,两三个月都在熟悉情况中,那广林县具体的政务工作,各局、各乡镇、各副县长都独自运转,将县长的职位架空,那才是对广林县领导们最有利的局面。而这样的局面,也不是很难形成,完全看杨再新这个新县长在具体的工作上面如何把握,如何插手各方面的工作。这是很考人的一关,没有工作的经验,是不容易做到的。对一个主官而言,会掌控、会用人,会支配手里的权力,才是最大的成功与智慧。张庆生知道杨再新的履历后,觉得这个年轻人绝对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一来就直接担任县长职位,没有副县长的过渡期,肯定缺少一些手段和经验。枣子读书 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