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杨晓丽到江边市工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自己分管的有关部门单位的领导进行一次单独谈话。这个谈话从职务高往职务低谈,分管的各个局主要和局长副局长谈,本部却是全体人员都谈,反正本部人也不多。当然,跟本部的人谈,尤其是科长主任以下的同志谈,都是工作之余见缝插针地谈,且小明又是最后一个谈的。那天,把小明叫到她办公室谈话时,已经是她上任两个月以后了。
开始,杨晓丽也没想会从他那谈到什么新问题。或许,小明刚涉足官场,还没有太多事故,或许,小明觉得杨晓丽就像大姐姐一样,有什么就说什么。他说,大家对杨晓丽来担任这个部长都不看好。说杨晓丽怎么也比不上前任。工作方面不好评定,待遇肯定没有前任那么能关心他们。政治上的待遇,杨晓丽是外地人,又是年青的女同志,在市委常委里哪有说话的位置?所以,大家想要在政治上再有多大进步,靠她是很难的。经济上的待遇,杨晓丽在市县一点根基也没有,能从哪弄钱?前任已经算不错了,还留给她几十万,等这几十万用完了,本部发给大家的待遇就会出现下滑,或者说,就会停止发放。
小明说,我们的经济待遇主要分两部分,市财政发一部分,本单位自筹发一部分。他说,市财政那部分是可以向外公开的,本单位这部分叫补贴,只是内明不公开的。市府大院里的单位,自发补贴多少,主要看本部首长的能耐,能弄到钱的就多发一点,弄不到就少发,甚至不发。他说,以前,本部的补贴就发得不多,但前任到任后,每一年都往上涨。原因是他能弄钱,所以,大家干活积极性都很高。
小明说,这次庆典活动,大家都在议论,特别是解决经费问题的分工,似乎更证明了大家的看法。
小明说,以前,开展活动,前任布置工作时,从不谈经费的事,他总对大家说,活你们干,经费我想办法。他说,前任总是能筹到比预算还要多的钱,用剩的部分,就用来发补贴。
小明说,你来这已经两个多月了,听说,还没有一笔经费入帐,补贴发的都是前任留下来的钱。他说,有个接待什么的,都要向市接待办打报告,吃顿饭手续繁杂,大家都很不习惯,上面有人来,或下面有人来,大家都不想出面接待。他说,现在,你又要副部长去各部门单位筹钱,副部长和科长主任都在议论,人家只给你常委面子,支持你一两万没问题,但是,他们副部长出面,人家却只是应付一下,最多也就给个三五千。
杨晓丽苦笑了笑,说:“大家的意思是,最好还像以前那样,所有的经费都由我想办法解决?”
小明说:“可能是这个意思吧!”
杨晓丽说:“很好,小明,我觉得跟你谈话能谈到真实情况。”
小明反而脸红了,说:“我只是随便说说。”
这时候,杨晓丽才知道,那次会议,分工要那几位副部长到各部门单位筹集庆典经费时,他们为什么会有思想抵触了,开始意识到,为什么总感觉本部人员的工作热情没那么高了。
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有时候,钱却能衡量一个领导者的能力和水平,衡量一个领导者对下属的关心程度。更何况,大家已经习惯于用这把尺去衡量一个领导的能力和水平,对下属的关心,你就很难改变这种状况,你就只能也用这把尺来衡量你自己。
大家还像以前那么干活,或者干得更多,你发放给他们的补贴与前任比较却下滑,试想想,谁还有那积极性?
她不得不检讨自己,作为一个部门的领导,你不能只想着工作,你还要多多关心大家的待遇问题,这包括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人家跟着你,尝不到甜头,谁还会努力去工作?
她召开了一个部长会议,专门研究大家的待遇问题。办公室主任也参加了这个会议,她问办公室主任,按编制规定,本部还有没有可用的职数?比如,各科室的科长主任的职数是否都任命了?办公室主任说,都任命了,一个也不剩了。他又补充道,还有一个主任科员一个副主任科员的职数一直放在那里没用。
杨晓丽感兴趣地问:“为什么一直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