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市长说:“你把人家从局长弄到一个非领导职务的调研员,这已经说明了一切!”
李向东说:“把他调离领导岗位,是因为他没管好身边的人,因为我爸是黎钢影响确实太大。”
那市长说:“我们不要争论了,撤他的理由当然不能那么死板。”
李向东也觉得没必要跟他争论这个问题,再怎么争论,你也很难改变他的看法。他说:“按你这么说,你们在处理断桥事件,也做了一些技术处理?”
那市长说:“看了省委主要领导批字的内参,我是非常不服气的。”
他说,拿断桥事件与黎钢事件对比,不说严重的程度,仅说处理的方法,我们应该更到位,但为什么省委主要领导没重视呢?很简单,那是一个涉及到经济利益的事件,如果省委主要领导拿这事当典型,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大家有可能就往省委主要领导身上推责任了,因为,省委主要领导都承认了,都认同可以那么处理了。
他说,黎钢事件是一个相对个体的事件,又与经济挂不上,拿他来做典型,要大家借鉴借鉴,既能让大家以后处理这类问题时,能够掌握某种规律,又避免引起一些不应该有的误会。
他说,领导的高明就高明在这里,因此,不是每一个典型都是最好的,只能说是最对领导口味的。
李向东淡淡地笑了笑。
那市长又说:“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上法庭。你们应该是到了最后才想到利用法庭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一开始就已经想到了,就已经知道,只有法庭做出裁决,才能让所有人服气!”
李向东说:“明白你的意思了。”
他说,你是说,政府怎么说别人都不会相信,因为,这问题本来就是政府搞出来的,自己裁定自己,并不能服人,只有拿起法律这个武器,由法律裁决,才能服人。
他说,那法律往往是人掌握的,我们就可以用法律隐瞒某些不想让人知道的东西。
那市长似乎愣了一下,说:“你对断桥事件很感兴趣嘛!”
他说,我可以明确告诉你,黎钢事件怎么处理,断桥事件就怎么处理,但是,断桥事件比黎钢事件复杂得多,也严重得多,我们却比你们处理得更及时果断更有成效,一下子就平息了,几乎没有多大影响。
虽然,李向东很清楚这两个事件性质并不一样,但他倒承认那市长掩盖事件真相的本事。他想,如果,黎钢事件也存在什么黑幕,他想要掩盖也没那能耐。他又想,也正因为你这种自作聪明,才让省委主要领导对你不放心。
表面上看,你似乎是胜方,胜我李向东一筹,但实际上,你却失去了你最不应该失去的东西,失去了省委主要领导对你的支持!
那市长应该还没意识到这一点,仿佛还在沾沾自喜,因为,在这一次交谈中,他认为自己盖了李向东一头,你那个黎钢事件算什么?你摆平了黎钢事件,根本无法与我摆平断桥事件相提并论。
你李向东想到东江市来当书记,还差那么点火候。因为,你今天干的事,我早干过了,且比你干得还精彩。
李向东不再说什么,他觉得,自己没有反戈一击的理由,最好的理由不是信口雌黄乱说一气,最好的理由就是拿出事实,去东江市当书记,你怎么能断定自己能去东江市当书记呢?换言之,那市长也应该没有十足的把握留在东江市当书记吧?虽然,他信心满满,认为比李向东技高一筹。
那市长说:“我总觉得,你们青山市与我们东江市比,总慢了半拍,不管干部队伍的素质,还是老百姓的思想观念。经济发展就更不用说了,慢好几拍都不止。”
李向东笑了笑,像是默认了,不仅默认了他话里的意思,也默认了自己不如他这个东江市的市长。让他信心满满不好吗?让他自我感觉良好不好吗?当他认为即将大获全胜的时候,或许,他就放松了对你李向东的戒备。
(鲜花鲜花鲜花!)
喜欢官途请大家收藏:()官途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