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第二天,冯玉如带李向东去参观了两家企业,一家是香港老板企业,改革开放初期,那香港老板就在东江市投资办这家企业了,开始的规模很一般,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他的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已经是一家拥有五十多万名员工在大型企业。一家是五年前引进的民营企业,生产的产品有一定的科学含量,属朝阳企业。这五年来,企业也在不断发展,按民营老板的话说,他的企业目前只属第二期投入,以后还会有第三期,第四期……他要把企业发展成运进原料输出成型产品的“一条龙”生产企业。目前,他拥有十多万名员工,发展到第五期投入,也就是企业基础建设基本完成后,企业将拥有不少于五十万名员工。
李向东听企业老板谈企业的经济效益,谈企业的发展前景,也参观了企业的行政大楼、生产车间,最后,还提出去看看员工的生活区,参观他们的食堂、宿舍、各类活动场所。那家已成型的香港老板企业由于员工多,生活区划分为一区、二区、三区……共六个区,其中普通员工五个区,管理人员生活居住区一个。
冯玉如一路都在揣测李向东的意图,想知道他更关心企业哪方面的情况,到后来,他多少有些儿迷惑。他发现,李向东像是关心企业员工更多一些,或者说,关心打工仔更多一些。他在了解企业的过程中,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员工生活区,向老板们了解生活区的管理情况,向打工仔们了解对生活区的满意度,还在几个生活区随意地找了几个打工仔谈话,问他们想不想家?问他们安心不安心在企业上班?问他们下班后都干些什么?有没有心中的理想,希望将来自己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没有业余爱好,是不是经常与一些兴趣相投的人在一起?
当着老板们的面,冯玉如不好意思说什么,离开企业后,才说出自己的困惑。他说,我感觉李书记这次企业一行,关心更多的是打工仔。李向东笑了起来,说,这的确是我最关心的!
他说,企业老板比我更不关心企业的经济效益,应该如何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他们比我更懂更有办法,所以,我没必要去*那个闲心。
他说,企业老板比我更关心企业的发展前景,应该如何发挥自己企业的优势,占领国内外市场?他们比我更懂更有手段。在这方面,我是门外汉想帮忙也帮不上,所以,我想*心也*心不来。
他说,老板忽视的往往是他的员工这些打工仔。当然,也不是完全忽视,但对他们的关心未必到位,而我们又恰巧更懂这样,懂得怎么关心人?怎么更好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所以,就多问了几句。
李向东说:“还记得两年前一家企业发生打工仔连续跳楼事件吗?就在你们东江市附近的一有企业。当时,我在青山市当常务副市长,利用这个事混水摸鱼,还把那家企业的一个分厂引到青山市去了。”
冯玉如说:“跳楼事件倒清楚,却不清楚李书记怎么就把人家的分厂引到青山市去了。”
李向东说:“说来话长,以后有机会再谈引进那分厂的事。”
他说,那家企业跟今天我们参观的两家企业的规模都差不多,准确地说,跟香港老板的企业差不多。员工生活区的面积,居住人口都大得像许多县城一样,但是,与真正的县城比,却少了许多社会稳定的原素。比如,没有居委会,没有政府派出的各类机构。
他说,打工仔的业余生活,可以说是放任自流,完全由他们自己管自己。这些打工仔大多数是刚走出校门的小年青,他们对社会充满憧憬,对人生旅程的困难坎坷认识不足,一旦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如何正确处理便成了一大社会问题。
他说,企业会管这些事吗?虽然,这些打工仔是企业的人,但老板更关心的是他们在企业的工作状况。老板对他们的关心只限于给他们一个吃住的环境,对他们的思想教育有多少呢?最多也是停留在教育他们如何为企业多努力多做贡献这个层面上。这也是一种关心,但非常不到位。
李向东说,现在的年青人想法多,承受挫折的能力弱,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不能在他们遇到挫折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很难保证他们会不会滋生出一些极端的念头,做出一些极端的选择,干出一些极端的事。
李向东说,有时候想,这也不能责怪企业老板,他们需要打工者为他们的企业做事为他赚钱,但是,也以支付工资的形式给予了他们合理的回报。而且,企业的大门是敞开的,打工仔认为,这里不合适自己发展,可以另寻高就,企业并没有强硬留人。你不走,你硬要干出极端的事,企业只能从道义上给予一些慰问,并没有一定要给予关心的义务。
李向东说,我认为,在东江市,政府关心企业的重心应该放在关心打工仔这上面,这不仅仅是关心企业,为企业发展积聚力量,也是关心我们年青的一代,关心他们身心健康成长,能够正确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他说:“目前,我需要你能做好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