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起身,走到中间的过道站立,翻开奏折,李承乾道:“此为孤借琅琊县公牛进达的折子,给父皇上的奏折。所述者,为秦岭之内的流民。当今正值秋收之前,秦岭周边百姓的田地很容易被山里的野猪之类祸害,故父皇下令太子亲率出兵狩猎。狩猎之际,孤遇到了秦岭里的流民,心有所感,所以写了这封奏折。”
先说了事情的始末,李承乾才正式念道:
“《安民论》:儿臣李承乾借牛公之奏折,有本奏:
今受皇命,巡猎秦岭之间。亲率勤勉,所猎之兽众。未获者,亦远遁深山也。初获野彘之时,见流民之营寨。儿臣异之,遂携卫公李靖、牛公牛进达,与十数护卫携彘为礼,入。
初过寨门,以为坚。入内,则见穷槁之流民众也。木皮为衣,衣不蔽体,体无皙肤。老弱倚木屋烂门而望,青壮持锐石尖棍而立,动辄即战,皆以外军入寨而征兵也。
及寨长刘杨者言,乃释。亲历营寨之间,乃知流民者,年丰而忍饿,岁暖而号寒。伐林木摞砌以为屋,采草籽囤积以为粮。世间凄苦者,除此何甚。
问及避世之因,言隋末征战之故。乱军持械而挟粮,邻村不从,则一夜之间无存。及夺至此,则交粮保命,先再临之日而遁山林,苟活至今。问年月,不知,言战终,亦不知。
问及出山,言自知罪,无田亦无活。
私问牛公律法,乃知流民者,亏国之赋税劳役于先,出山者,莫论田地,先赎罪。
窃以为,罪流民之举,不妥,罪流民之法,不正。
《唐律》之定,所为(四声)为民,律法树而约人,罪不法而护众。今流民匿深山残喘苟活,出山受罪,亦无法安定。
窃以为,律法之定,实为安民安社稷,安民为先,安社稷为后。
民强则国强,民富则国富。尝闻陈胜吴广者,田无税重,方揭竿而起,先秦万世基业,毁于一旦。
今大唐初立,所册二百万户,田荒民少,所产者少,所兵者弱。圣体黎民之苦,下旨减免赋税,与民休养生息,故国库空虚,内难以多处赈灾,外不可轻易动兵。
东突厥颉利,欺软怕硬者也。西突厥与薛延陀,国力盛,则蠢贼不敢欺,乃南下叩关,长驱至京。
窃以为当收拢流民,免其罪责,分其田地,加其赋税,以壮国力。唐内流民,不知凡几,若皆出山,则芜田可耕,壮龄可妻,芳龄可嫁,老者可安,军量可涨,国用可增矣。
颉利蛮夷,毁约在先,虽出牛羊以为歉,实则贼心不死矣。叩关危京之辱仍在,若国库增,军队涨,则雪耻之日不远矣。
闻师言尧舜之时,天下安,饿者得食,冻者得屋,老有所养。今父皇亦为圣明之君,流民苦于山间,圣心痛,儿臣亦感同身受矣。
今誊奏折于师室,父子同心之痛,无道现于纸上。
书毕,再摆父皇,莫哀。
联名者:太子李承乾、太子太师李纲、卫国公李靖、琅琊县公牛进达。”
念完,李承乾将奏折交给了宦官,假装擦了擦眼泪,才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没办法,这辈子跟奥斯卡小金人儿没缘分,虽然觉得流民确实很惨,但是为他们哭出来还是很难。用袖子擦擦眼睛,已经是演技极限了。
全部念完,松了一口气,李承乾才看向自家老爹。
这一看不要紧,吓得他差点跳起来。
御座之上的自家老爹,这个时候居然是泪流满面!最恐怖的是,连鼻涕泡儿都特么吹起来了!!(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