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收获(1 / 2)

孤才不要做太子 抉望 2976 字 2022-12-21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张柬之闻言也笑了笑,话说同届学生,除了进入三省六部的一些需要从低做起以外,只要是进入仕途的,不少都混到了县令一级。他自认并不愚笨,虽说县丞也大大小小算个官儿,但是怎么也不如万年县县令这个官位啊。

听到外面传来万年县百姓的呼喊声,周记之跟张柬之对视一眼,收起笑意,,面色沉重的走了出去。

....

第二天,万年县百姓暴动,砸掉了胡人寺庙的事情,就传到了长安。作为万年县县令,周记之勇敢的站了出来,愿意为百姓一力承担罪责。经大理寺和刑部联合判定,只是免掉了他的官职,流放五百里而已。

袄教的长老不服,想要上诉,却被长安县县令直接轰了出去,并丢给了他一本《新唐律》。

《新唐律》,涉外则,第一条:一切非大唐户籍拥有者,均视为外人,不享受大唐百姓拥有的权力,不享受大唐百姓的对待。如有作奸犯科触犯律法者,当处罚加倍....

自知理亏的袄教长老,虽然怨恨,但是只能落荒而逃。

一样受到这样待遇的还有圣火教、景教等。虽然长安城内不乏他们的信徒,但是在民间百姓舆论一面倒的情况下,他们也不敢反驳,甚至一些教徒连教都退了,生怕引起误会。

旁门小教受到打压,佛门和道门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于是,慈恩寺召开了法会,宣称为太上皇祈福,不用朝廷皇家一分钱粮,完全自己承担。而老君观尽管还没有打好地基,却依旧召开了动工大典,免费为过往百姓祈福送符。

一时间,道门和佛门又收获了大批的信徒。

-东宫丽正殿书房

虽然狄仁杰没有查出一点蛛丝马迹,就连户部的官员,也没能查出太原有什么异常,但是,既然已经锁定了方向,那就不能真的放置不理。所以,百骑司依旧没有放弃对太原地区,甚至是晋阳的排查。

魏征求见的时候,李承乾刚好把一道命令写完,匆匆的藏起来,才邀请他进来。

今年已经六十岁的魏征,跟后世六十岁的小老头比起来,老了不知道多少。长须已经有一半变成了白色的,头发也花白一片。

待到魏征躬身行礼以后,李承乾才开口说:“魏相,以后只要不是在公共场合,就用不着跟孤行礼了。六十岁的年纪了,得注意身体才行啊!”

魏征笑道:“行礼了几十年了,腰早就习惯了,多谢太子殿下担心,老臣还没老到那个份上,还能为大唐奉献几年。”

说完,他就找了一个座位坐了下来。

李承乾也离开办公桌,拿着茶壶坐在魏征身边,请他喝茶。

一杯茶下肚,魏征也不旁敲侧击,直接说明了来意:“太子殿下怂恿万年县县令攻击胡人宗教,然而,就没想过,他会遭到报复?”

“想到了啊,所以现在亲率有足足两百人的护卫,在他身边,一直到将他护送到温州为止。再说了,伴随着胡人开始注意新唐律的内容,估计也知道该老实了。”

又喝了一口茶,魏征道:“太子殿下可是想到了就有这么一天,当初才会给老臣送信,强行加上这一则对外的律法?”

李承乾笑了笑:“不完全是,对外的律法,是完全有必要设立的。如今咱们大唐盛世开启了篇章,盛世风华,必然是万族融汇的。伴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伴随着咱们大唐国际地位的提升,势必有好多胡商,选择在大唐定居,甚至想要加入大唐的户籍。

但是,对于这些人,咱们完全没必要笑脸相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无数次的事实告诉我们,只有保持强大,才能直着腰交流。而一旦咱们大唐弱小,那么哪怕最平凡的一个胡商,也能在咱们大唐肆意妄为。

只要是贸易,就会产生利益。这些胡商的利益,注定不会作用于咱们大唐。别看他们住在大唐,吃在大唐,实际上,大唐疲靡了,他们是最先跑路的。既然他们对大唐没有忠诚,也就别扯什么想要权力了。”

魏征深有同感的点点头说:“确实如此啊,对外,必须临之以威,才能换回以敬。实话说,当初您要求老臣将这些条款加入新唐律里面的时候,老臣就拍案叫好,只是,如果能更严厉一点就好了。”

李承乾端起茶壶,给魏征续了一杯,苦笑道:“想在这样,对胡人量刑处置之类,高于大唐百姓的二成,已经很严厉了。再严,咱们大唐不就成了恶邻居了?”

虽然很清楚魏征是比较痛恨胡人的,但是,李承乾觉得,这老家伙的思想有点太激烈了,有些时候还是得限制一下比较好。

又喝了一杯茶,李承乾才问道:“您今天来,恐怕不单单是说这件事的吧。”

魏征点点头,随即道:“如今已经进入深秋了,去年太子殿下新引入大唐的几种庄稼,怎么也该收获了吧。前几日,老臣去学院农学院的实验区看了,结果农田都没靠近,就被轰了出来。实话说,老臣对那几样新庄稼,实在好奇的很。这不,听闻您最近挺悠闲的,想让太子殿下带着老臣去看看。”

看着魏征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李承乾顿时笑了。想他也是堂堂侍中,竟然连新庄稼都看不到,也难怪这么无奈了。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土豆等暂且不论,玉米现在可是经过育种以后,就能直接推广种植的。事关天下百姓的肚子,自然不能懈怠。别的不说,单单实验田周围看守的将士,就有足足五千多,而且都是配备了火药武器的。农学院的所属,吃住都在实验田附近,各种标准,完全是按照火药司的标准,稍微弱化了一点点弄的。

算了一下日子,李承乾也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就对魏征说:“既然您要去,孤就带您去,不只是您,反正这些日子,朝廷比较闲,干脆就让父皇带着咱们一众朝臣,过去秋收吧。”

听到这话,魏征大喜道:“正应如此,那殿下,老臣这就去觐见陛下,请求下令。”

说完,已经六十岁的魏征,就像是小孩子一样,边走边搓着手,自顾自的就走了出去。

对新庄稼感兴趣的自然不只是魏征一个,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不想提起而已。

亩产千斤的粮食啊!在没有印证以前,谁敢相信?

况且,当初朝廷已经将牛吹出去了,而且是公告天下的那种,一旦搞砸了....

带着各种各样的猜测,第二天一大早,以皇帝的车驾大头的车队长龙,就驶出了长安城。

往年这个时候是秋收大典,朝廷君臣是要亲自去自己耕种的田地收获的。但是今年,在玉米收获以前,皇帝还不打算去收。

农学院的实验田就在长安不远,靠近蓝田县,清一色的都是“天”字号的好地。

皇帝亲自过来,农学院领头的于跃还是要出来迎接的。

这老头子,当初毫不犹豫的辞了司农寺的官,窝在农学院专心搞自己的育种实验。占城稻的成功,其功劳足够让他升爵了,但是他没有接受,反而在大朝会上直接张口跟户部要钱,要得理直气壮。

见皇帝出了马车,于跃快走几步,上前行礼。

李世民亲自扶起了于跃,笑道:“于卿家免礼了,卿辞了司农寺的官职,专心育种于这田畔,是朕要感谢你才是啊!”

于跃笑道:“微臣所为,不过是为了身后名而已,当不得陛下的感谢。”

说完,见李承乾也走过来了,于跃立刻甩开了皇帝,也不行礼,直接就问:“太子殿下,那玉米的植株已经彻底枯黄,是不是到了收获的时候了?”

“差不多了吧,植株还泛绿的时候,哪怕是深秋,依然能增加产量,既然全部枯黄了,怎么也到了收获的时候了。走,咱们去地里看看吧。”

于跃哈哈大笑,拉着李承乾的手就往实验田走。

虽然被冷落了,但是李世民却丝毫不在意,就跟在于跃的身后,往田地走去。

李乾他们带回来的玉米,堪堪能种满一亩地,此时望去,只见一片的枯黄色,明明是死寂的颜色,但是这个时候怎么看怎么赏心悦目。

李世民自顾自的走到一株玉米面前,只觉得这东西很像是高粱,但是玉米的顶端,怎么看怎么不像是能吃的样子。到底是见过玉米的实物,只看斜斜插在植株上的一穗,就知道是玉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