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以人为本(2 / 2)

古刹蛇踪 独眼河马 1341 字 2022-12-15

不过,田二秀无意之中提到一件事,阎高山有时候会收到一两件值钱的东西。我们在前面曾经提到过这一点,阎高山祖上几代扁担高箩不离肩,除了挑高箩能养家糊口以外,还有发一些意想不到的横财的可能。俗话说得好: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

田二秀所说的值钱的东西会是什么呢?

在阎高山的家,田二秀从床底下拿出两件东西,一个陶罐,一个瓷盆。陶罐上已经有几处裂纹——阎高山怕裂开,用布带子在陶罐上箍了好几圈,瓷盆则更糟糕,瓷盆上有九个铜扒子——所谓“铜扒子”是将裂开的部位固定起来的双头铆钉。这种带“铜扒子”的瓷盆,看上去破旧不堪,现在的人已经见不到这种手艺了。田二秀无意之中还透露出一个细节,阎高山曾经收过一个瓷碗——比乡下人吃饭用的大号碗还要大,阎高山将这个瓷碗拿到城里去买,结果卖了三百块钱。三百块钱,放在今天,那就是一件衣服,或者一部自行车的钱,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三百块钱就是一个普通工人两年的工资。

这个信息,陈局长和吴起是从田二秀的口中得知的,七村八寨的乡民没有一个人提到过这件事情——也没有提到过阎高山收古董发横财的事情。这种事情,在家里面说说,没有问题,一般人是不会对外人说的。

那么,四月十七号的早上,阎高山的货郎担里面有没有这种值钱的玩意呢?田二秀说不知道。

从黄石寨北边的山路向东,除了几个村寨之外,阎高山还能到哪里去呢?

陈局长说,从这条路向东,再向东南,行不到三四里地,就是东门镇。难道阎高山离开门头村以后,直接去了东门镇?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阎高山没有在黄石寨停留就可以理解了。阎高山不是到东门镇去补货,就是到东门镇去卖他从村民手中淘换来的古董。

陈局长和吴起又找到田二秀,田二秀说,四月十六号,阎高山去了葛家村和徐村,照理,阎高山在十七号早上,是应该到东门镇去补货。这里要补充说明一下,田二秀所说的“徐村”,指的就是老山北麓前徐村、大徐村和后徐村三个村庄,因为都有一个“徐”字,所以,通称“徐村”。

如果田二秀所言非虚,而陈局长和吴起的判断没有问题的话,那么,阎高山应该是在东门镇——或者是在去东门镇的山路上——树林中失踪的。

陈局长虽然没有特别强调,但欧阳平明白陈局长的意思,他是要让欧阳平多多关注从黄石寨到东门镇那条山路,包括山路附近的密林和天坑,当然也包括山路附近的村庄。

陈局长告诫欧阳平,尽管阎高山和田二秀在门头村的口碑不错,还是要在这两个人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上做文章,俗话说得好,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无风不起浪,非秋叶不落。虽然,有一个堂叔阎正发住在阎高山的旁边,但阎高山家等于单门独户,门头村人所看到的不可能是阎高山的全部,由此看来,门头村人提供的情况只能作为参考。在任何时候,都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是指案子的当事人——阎高山和田二秀,田二秀应该是重要的当事人。

阎高山家单门独户住在阎家坳,阎高山在家的时候很少,他早出晚归,所以,不但要了解阎高山在门头村的生活情况,还要了解他在门头村以外的活动情况;特别是田二秀,她长得非常漂亮——就是因为田二秀太过漂亮,陈局长和吴起才有所疑惑,至少是疑惑,怀疑还不敢说,如果田二秀和其他男人有染,村里人是很难发现的,阎高山整天在外面跑,就更不可能知道了,田二秀平时很少下地干活,村里人和田二秀接触不多,所以,田二秀应该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地方。田二秀为什么要在阎高山失踪后十天才报案呢?这是不是有点蹊跷和古怪呢?

阎高山干的是走村串户的营生,他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门头村以外跑,我们可以这么说,阎高山的生活的绝大部分都不在门头村人的视线之内。陈局长就是这么想的,陈局长所考虑的是阎高山的死因,是财杀?是情杀?还是仇杀?

陈局长和吴起有三个方面的假想,但每一种假想都没有找到有力支撑——一点支撑都没有。

所以,陈局长和吴起一直无法给“4.17”案定性。(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