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斯年已然听说了庭审的情形,看着他笑问:“十几箱数万页的书证,你怎么知道陆榜生必定会看见那几天的市况电报?”
“因为我去律师公会查过他的履历,知道他留学日本。”唐竞笑答。那几万页书证中大多是英文文书,相比之下,日文资料要少得多。他相信,若是那些日本话里出了错,一定是会被发现的。
“什么时候审第三堂?”朱斯年又问。
“不要来问我,”唐竞回答,“现在怕是连租界临时法院的英国书记官也在扯头发。”
这裏面的妙处,朱斯年怎会不懂,不禁哈哈大笑:“纱厂在租界,交易所又是隶属华界特别市政府管理,这下一堂要在哪里审确实是个问题。”
唐竞也是十分笃定,朱斯年见他这样偏又来招惹,问:“现在不担心锦枫里逼原告撤诉了?”
“不担心,这案子撤不了。”唐竞说了满口话,笑看着朱斯年。
“你倒是说说为什么?”朱斯年亦看着他。
唐竞也不兜圈子,直接回答:“原告那几个投机商身后是日本人。”
“你小子果然聪明,”朱斯年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把这裏面的渊源说出来,“这几个人早已去过数家纱厂敲诈闹事,你那时既然正寻着一桩官司,我琢磨着还不如介绍一个亲日的律师给他们,到公堂上闹去。至于闹不闹得出名堂,可就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可惜他们运气不好,碰到你……”
朱斯年说着又笑起来,极其高兴的样子。
唐竞看着朱斯年,忽然有些奇怪。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位师兄面前,他总觉得整个人都是放松的,甚至有些炫技的味道。
回到事务所,唐竞又致电庐山,向张林海交代庭审的经过,而后又兼认错。
“是我疏忽了。”他这样说。
张林海只是听着,静了许久方才开口道:“行了,就等消息吧。”
这样淡然的态度,反倒让唐竞觉得有一丝不祥,但究竟是怎样的不祥,他自己也不知道。毕竟官司正照着他原本设想的节奏进行,法院管辖权存在争议,便使得一桩普通商事纠纷变成华界官家与租界洋人的问题,这一拖就不知会拖到什么时候去。
其中多出来的时间,便是他与周子兮的,只是多一点,也是好的。
第二天,便是法政大学开学的日子。
唐竞另外雇了汽车,每日接送周子兮往返。早上看着她离开,又是一身女学生的装束,他十分安慰,总觉得一切都会好起来,一天一天,一点一点。
汽车上的周子兮却并没有太多欣喜的感觉,若是认真算起来,其实她离开学校也不过两个多月,倒像是隔了五年十年那般久远。
初秋的早晨,阳光明艳,甚至叫她觉得有些刺眼。汽车开出去,一路车水马龙,整个城市抛弃了她似的活起来,各种声音响得刺耳,突然得心悸。她莫名怀念起这一整个夏天的午后,心想还不如躲在那里,永远都不出来。
漫长又短暂,沉郁又欣快,空洞又餍足,她从来不知道时光也可以是这样的。
脑中又转过这个念头,只是这一回,是光天化日。
而周子勋又一次在她身旁出现,对她说:“现在,你知道了吧。”
也是在那一天,唐竞在事务所接到一通电话,是张林海对他说:“我这裏有些急事,你坐今天下午的火车到庐山来吧。”
究竟是何是由,没有说明。此行匆忙,他赶回小公馆去准备衣物,只给她留下一张字条:公事去庐山,暂不知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