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圆舞曲的英文叫做“waltz”, 如果换做是音译, 即为华尔兹。
作为舞曲, 华尔兹一般曲调悠扬轻快, 从18世纪发展以来, 已经转变出了多种形式。其中, 以维也纳——华尔兹的起源地最为传统正宗。
起初, 莫扎特写过五十首短小精悍的《德国舞曲》,之后舒伯特在此基础上,作出了两百多首热烈著名的圆舞曲, 等到施特劳斯父子再作改进之后,维也纳圆舞曲真正地走进世界人的视野中,让全球都掀起了这样一股热烈欢腾的圆舞曲风。
维也纳人很喜欢圆舞曲, 喜欢到什么程度呢?大概就是在维也纳当地乐团的任意一场音乐会上, 倘若没有演奏两首以上的圆舞曲,那么这场音乐会就是失败的。
而这首《蓝色多瑙河》更是维也纳人心中最为经典的存在。
《蓝色多瑙河》原名《在美丽的蓝色多瑙河上》, 被美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其音律协调优美, 音符富于变化, 每一个活跃着的乐符都仿佛是多瑙河上熠熠生辉的波光, 泛着钻石一般灿烂的光辉。
这样一首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曲子, 演奏得优美是理所应当,但如果演奏得初中非凡则是难上加难!
越是大众的音律, 便越难让人感受到乐曲中的出彩点。帕雷森剧院每天下午的排练结束前,都会全乐团一起演奏一遍《蓝色多瑙河》, 他们的琴声端庄大气, 但是对于帕雷森的老观众们来说,这些年却没有太多的变化。
而如今,在金碧辉煌的音乐大厅里,小提琴正用极轻的音高演奏着,每个人的拉弓频率都极小,将那春风拂过多瑙河、万物等待黎明苏醒的情境描绘得生动活泼。
在这样的舞台上,大多数观众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团队最前方的那个青年身上。
这个刚刚还站在指挥台旁边的青年,此刻正微微垂眸,认真仔细地望着自己的左手。他的左手修长削瘦,以极快的频率在琴弦上按动着,但是右手却用非常谨慎的幅度拉动着琴弓,演奏出一种紧张期待的姿态。
过去帕雷森剧院连续一个月的场场爆满,很多老观众都是知道的,甚至在他们其中就有不少给剧院贡献了无数的演出票。而此时此刻,他们的耳朵正聆听着美妙动人的音乐,目光则聚集在台上的青年身上。
哦,这样耳目结合的视听盛宴真是太棒了!
难怪之前场场爆满啊!
在金发碧眼充斥了大半个欧洲的时候,一个黑发黑眸的华夏年轻人真恍若一股清流,让他们感受到了含蓄优雅的东方美。这个青年有着俊秀精致的眉眼,清贵自若的谈吐,和镇定自若的气质,真是让人情不自禁地喜欢啊!
更何况,他还能演奏出这样美妙的曲子!
在《蓝色多瑙河》里,第二小圆舞曲的主题b原本应该是一段降b大调的合奏曲目,用优美委婉的音调歌颂着少女们在阿尔卑斯山下嬉笑玩乐的场景。
但是在华尔斯先生的改编里,主题a刚刚结束后,整个乐团倏地寂静下来,只有长笛还在轻声地伴奏。
在观众们的惊讶中,一段轻快愉悦的小提琴华彩倏地响起!
那个耀眼卓越的青年跳着琴弓,以极强的技巧表现出了一首截然不同的《蓝色多瑙河》!
原本《蓝色多瑙河》作为一首难度极低的圆舞曲,几乎是学过三年以上小提琴的人,都可以自由演奏。这首曲子并没有想用超高的难度压住音乐家们,而是想将美妙的旋律传递给众人。
而此时此刻,那仿佛魔法一样的高难度跳弓则是让全场的观众一片哗然!
他们怔愣地看着那个清俊漂亮的青年专注认真地演奏着,他的手指好像有了生命,如同蝴蝶一般飞速地舞动着。指法虽然简单,但是右手的高难度技巧却让人感叹,没等观众们接受,只见下一秒……
青年的左手倏地拨起琴弦!
左手拨弦,这已经可以算是演奏级别的技巧了。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华丽的炫技技巧!不……是从未见过有人将《蓝色多瑙河》演奏出这样炫目的姿态!
原本应该由小号体现出的轻快,此时由小提琴单独演奏,竟然丝毫不显得突兀,反而更加柔美动人,正与少女们的柔态相衬;原本应该由短号表演出的激烈热情,此刻由小提琴的右手跳弓演绎出来,却更加带了些少女的娇羞!
这样出彩的改变,简直让人没办法说一个“不”字,只能瞠目结舌地听着!看着!
一个十岁模样的小女孩瞪大了圆溜溜的眼睛,望着舞台上那最出众的大哥哥,拉了拉一旁母亲的袖子,小声说道:“妈咪,这好像不是《蓝色多瑙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