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郑隐骨碗(1 / 2)

古怪的微笑 鲁班尺 1061 字 6个月前

那警官瞠目结舌怔住了……

小华一下子扑到孩子身边,连同布包裹抱起,激动得热泪盈眶,滴落在弃婴粉白娇嫩的脸上,那男婴狡黠的眨了下小眼睛,小华心中一乐。

易士奇歉意地望了警官一眼,带着小华和孩子与格桑活佛扬长而去。

不可能啊,那婴儿明明是刚出生不久呀,邪了,那警官还坐在那儿想不通。

大家的肚子咕咕响,于是来到一面摊前每人要了碗牛肉面,香喷喷的吃了起来。

“我要吃奶。”细微稚嫩的声音,小华低头一看,那婴儿正睁着一对黑眼睛盯着她的胸部。

他们来到镇上的一家超市,买了一箱盒装牛奶,婴儿吃饱睡去了。

“小兄弟,此镇东就有一个小火车站,你们下一步准备去哪儿?”格桑问道。

易士奇望了小华一眼,说道:“我们如今有了个孩子,想回到学校去,但要绕道胶东老家一趟,让我母亲见一见小华和孩子。”

小华闻言点了点头。

“敢问大师今欲何往?”易士奇说道。

“唉,继续云游天下,物色我笨教传人。”活佛叹道,面现惋惜之色。

易士奇看在眼里,岔开话题道:“大师,在下有一事不明,一直想问问您。”

“请讲。”活佛望着他。

“郑隐古碗应是拜尸教之物,我见大师似乎与拜尸教有甚渊源?”易士奇问道。

格桑活佛沉思半晌,说道:“小兄弟知道东晋葛洪吧?”

易士奇道:“知道,葛洪是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鼻祖,他的丹砂制水银法是世界化学史上第一例分解化合试验,他采用疫苗治疗狂犬病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他又是道家思想之集大成者,西方人称他是世界上的第一个化学家。”

活佛道:“葛洪信奉自然,推崇道法自然,他的徒弟郑隐你又知道多少?”

易士奇摇摇头道:“知之甚少。”

“郑隐也是旷世之才,他的九字源更是惊世骇俗,是自然界的至高秘籍,远胜于释道儒法,不过外人终难窥其皮毛啊。”活佛不无遗憾道。

易士奇回忆道:“葛洪好像曾在《抱朴子·登涉篇》中提到过什么九字源。”

“不错,九字源内深藏玄机,师徒二人得以蝉蜕羽化。”活佛说。

“难道真的有蝉蜕而羽化一说?”易士奇发问道。

“宁肯信其有。”格桑道。

“如此说来,郑隐的九字源与大师的笨教必有相通之处了。”易士奇道。

“正是。当年拜尸教自江湖上消失后,其中的一支便来到了雪域高原。”活佛一脸的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