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粮商是那里的人?他们收的粮食都带走了?没有再卖回来?”
“谁也不知道那些粮商是那里的人,他们收了粮食就离开了,并没有卖回来。”
小吏老实的回答自己知道的,李二春不由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毕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粮食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国家你可以没有钱,但不可以没有粮,虽然有粮商的存在,但是这些粮商干的也不过是些倒卖的事情,只是为了赚钱。
之前他们高价收走那么多的粮食,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在发现这里出现灾情之后,应该会把粮食卖回来才是,毕竟这才是商人逐利的本质。
可是这些人却在高价买粮之后就离开,并没有赚钱的迹象,这就有些不同寻常了,李二春不得不想到更多。
“这种粮商高价买粮的事情,出现过几次?”
小吏回想了好一会才道:“最近三年也就这么一次,但是去年隔壁州府的也出现过一次高价收粮,不过因为没有出现灾情,收成也不错,所以也就没有人在意。
而在前年金平府那边也有人高价收粮,也是收了就离开了,我怀疑这些收粮的,应该是同一拨人。”
这小吏说这话的时候,神色有些怪异,似乎还隐藏了什么。
李二春立刻就察觉了不对:“你怎么会知道的这么清楚的?”
按理来说,一个小吏基本就是在一个地方做事,不可能知道太多别的地方的事情的,可是这个小吏却知道这三个地方收粮的事情,这就很奇怪了。
小吏被李二春一问,顿时就紧张起来,又开始结结巴巴的解释。
原来这小吏一开始本来是在金平府做小吏的,但是才做了一年不到,那知府就高升了,但没有带走他,新来的知府又不用他,他只能离开,重新找了一个地方。
然后在隔壁州府的一个小县城做了师爷,专门帮助县令处理文书之类的事情,但谁知道,那个县令在几个月后,因为犯事被抓了,他就来到了这里,这才会知道三个州府的事情。
这小吏的回应听起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一般来说,在一个官员那里做不下去,换一个县城就是,没必要换一个州府的,所以李二春还是不太相信,不过这需要他自己去查。
只是一年一个州府出现高价收粮,也不得不引起他的注意。
高价收粮不是不可能出现,但是那是粮商倒卖,可这高价买了,却不卖,那就有很大的问题了。
李二春的直觉告诉他,这里面有很大的问题,至于说那个知府的事情,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了。
“你确定这三年收粮的都是同一拨人?”
小吏被这么一问,顿时就迟疑了起来,好一会才道:“我不太能确定,但是他们收粮的那个掌柜是同一个人,其他的却不是。”(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