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西一直是王禅的对头,也是楚王中兴楚国,还政于楚王的最大障碍,北方四城此时已是风声水起,在叶公与申公的统领之下,广收难国,赎回一些流离失所的楚民,实力大强,不可小瞧。
此四城再回巢邑三城的新政实施若一旦成功,那么就没有理由不推广到楚国各地,而这其中大部分已分封给了楚国的世族权贵,子西虽然无子,可他却拥有最多的封地,达十八个城池县郡。
若此十八城也实施济民新政,军备新政,甚至于赋税新政,慢慢这些城池的控制之权就会因归楚国朝堂,回归楚王手中。
这一点子西当然不愿看到,更不愿看到楚国王族在朝堂之中被异姓之人操持。
所以他必须引起楚国与北方列国的敌视,保住他即有的利益,而且也间接破坏了王禅的中兴之策,保持着对楚国朝堂的控制。
而且还可以把矛盾转移到巢邑三城,就好像原本这是王禅设下的一把利刃,此时也可成为子西对付楚王以及王禅的利刃。
毕竟若是少了北方四城对巢邑三城的牵制,那么自屯自征兵甲无异于就是自堀坟墓,而巢邑三城就会成为楚男最大的隐患。
总之,子西与子节两人是有足够的理由来实施此次刺杀,以破坏楚国端午盛会的。
而且孟赢王祖母也十分愿意,并且也一直怀疑就是子西幕后主使,处处把矛头对准子西,抚江楼是子西的产业,而子西与子节却找了并不让人信服的理由未参加此次宴席,也足可证明此事与子西还有子节脱不了干系。
但楚王还是在权衡着得失,不会对子西动手,应该是还没有到该动手的时候。
至于子闾,虽然也是他的王叔父,可仅是一个司败之职,负责的也仅是楚都内务,身份与地位都难与让列国信服,就算是杀了子闾,也难与平息秦国与郑国的怒气。
而最后的选择只能是子基,子基是此次宴请的主客,又是楚国司空,职位只在令尹之下,负责楚国以及楚都的大部分内务,而且依子西刚才所说,若子基与子建勾结,那么抚江楼的命案也就十分合理了。
刺客在接到子基的信息之后,在黑翟离开之后行刺,就会十拿就稳,而且并不会刺错猎杀对像,这也是最为关键之处。
在宴席之中,十数人在一桌之上,刺客冒然来刺,又如何分得清楚,若无内应,此事纵是刺客武技再高,也都不会成功。
而且通过此事,也可嫁祸于子西,甚至于子闾。
对于当年子山西与子建之间的恩怨,他也听孟赢说过,虽然他并不明白,而孟赢也不会把自己当年的关键之处说出,但楚王知道子建当年离开楚国与子西有分不清的关系,他们的仇怨或许只有一个人死了才会化解。
而此次刺杀,不仅可以挑起楚国与北方列国的纷争,而且还可以借刀杀人,若楚国攻郑,甚至于灭了郑国,就等于为子建报了当年的仇怨。
而且也牵制了北方四城,为白公胜将来反叛打下基础。
可楚王不明白的是,为何会是子基与了建勾结,这样对付他,对付王禅,对付子西子节,他不明白,也想不通此事。
可现在摆在眼前的选择,也只有把此罪定在子基身上,子基是楚王王族,身份相当,职位还要比两个使臣尊贵,由此才能够说服秦国与郑国。
当然若幕后是子建所为,那么他显然没有料到情势会到这一步,牺牲子基而化解楚国与列国的仇怨,让他的刺杀显得起不了多大作用,最多就是让楚国与郑国之间暗生嫌隙,一时之间也不会有战火之乱。
楚王叹了口气,这些事还真是理不清剪不断,让他一时之间也弄不明白。
此时外面的宫奴却匆匆赶了进来。
“禀王上,司空大人与司败大人在外面求见,不知王上是否要接见两位王叔。”
“快传两位王叔。”
楚王微微一笑,也不明白刚才子西才走,现在子基与子闾就来找他,又会是什么事呢?(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