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裏的高度计算起来与秦陵的封土有些对得上了,我们向下挖掘了近二十米,这裏呢,高约八米,加上一点误差,也勉强称是上是有三十米了。”白逸说道:“秦陵当初封土的时候,就是封了三十米。”
关老板说道:“不错,来之前我也查阅过相关的资料,秦始皇为防止盗陵,想了很多方法,其中就有以山为陵,封土三十米。”
这所谓的封土,其实就是俗称的坟头,东周以前的墓葬并没有封土,古人自从迷信灵魂以后,凡事都要先向祖先祈祷,在庙堂祷告总不如直接到墓前祷告好,为了更方便的辨认出祖先墓穴的位置,他们就在墓穴的上面垒土或种树为标志,但后来就变成了显示墓主人身份地位的标志。
作为帝王陵来说,封土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封土看上去只是简单在地墓葬上堆上土,但内中很有讲究,尤其作为帝王陵,一般有三种封土的方式。
第一种是垒土为陵。是早期帝王陵墓封土的一种,叫做方上,就是在帝王的墓穴之上用层夯筑,使它成为一个上小下大的方锥体,就像倒扣着的一个斗,因为它的上部是方形平顶,没有尖部,所以叫“方上”,也称“覆斗。”
第二种是以山为陵,它是利用山的丘峰作为陵墓的坟头,唐代的帝王陵从一开始就采用了这种形式,安葬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就选择了长安西北礼泉县海拔一千多米的九嵕山为坟,凿山建造。据说这一葬法是长孙皇后提出的,这实际上是李世民自己的主张,借长孙皇后之名提出的,她在为长孙皇后撰写的碑文上说:“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及为己有,今因九稷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贼盗息心,存没无累。”说是如此,实际上李世民并非薄葬,而是非常的厚葬。以山为陵,不过是利用人工难以造成的山岳雄伟的气势,以体现帝王气魄宏大,而且还可以达到防止盗掘的目的。
第三种是宝成宝顶。自秦汉时期帝王陵盛行的方上形封土,一直延续到宋代。但是经过唐代的以山为陵后,帝王们对方上和以山为陵的形式有所触动,因为方上形土丘的尖棱很容易被雨刷风蚀,成为圆钝,山形也很难如方形。因此在唐末五代时期不少的帝王陵封土出现了圆形,倒斗的都叫它馒头形。
白逸的发现让大家兴奋莫名,不过一左一右两条墓道,究竟要往哪里走,一时间有些迷乱了,乌云放出海东青让它去探一探,朝左的这一条居然没有什么机关,相对安全一些,待海东青一回来,大家就决定朝左而去。
终于不用弯腰弓背了,大家一下子觉得精神了不少,尤其是小山,在天地中长大的他,十分不喜欢这种幽长的盗洞,现在直起了身子,利落了不少,正要朝前窜,被唐三成拽住了:“这是什么地方,不要乱跑!”
小山嘟起个嘴巴,但依然听骆天的话,老实地跟在七邪的旁边,白逸则守在唐三成的旁边,雷子就觉得自己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了,唐三成和小山都有人守着,就自己是孤苦无依,他朝前面看看,突然皱了一下眉头,前方传来的味道让他几乎呕了出来,这得是多少具尸骸叠加在一起,才能散发出这么恶心的味道来!
“这裏没有什么机关,估计着也不是什么重要的墓室了。”关老板说道:“看来我们还是来错地方了。”
走近了,那味道不止雷子能够闻到了,大家都闻到了,一股浓烈的味道扑面而来,迫不及待地钻进每个人的鼻子里,小山蹲下:“好臭!”
这何止是臭啊,就是一股子腐朽的味道,雷子摸了摸包里的黑驴蹄子:“娘的,不会有粽子吧?这味儿,太不寻常了。”
再向前走了约五六远,就看到一条条极窄小的长方形竖穴土坑,排列得十分密集,每排间也就离了半米到一米的样子,大致地数了一下,就有一百多个,小山抓紧了唐三成的胳膊:“这些是什么呀?”
唐三成也不知道,白逸沉声说道:“墓,有多少个土坑,就是有多少个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