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9章摸良心(1 / 2)

诡三国 马月猴年 985 字 5小时前

或许在每一个朝代快要倾倒的时候,总是有人会惊觉,然后大声叫喊着示警,比如喊着,『大汉快完了啊!完了啊!』

可是即便是所有人听到了这个声音,可依旧会做着各自不同的事情。

然后各个朝代,有各种不同的人在察觉危险的时候,都会在喊,可依旧没人听。

或许是因为狼来了喊得次数太多了,还会惹来不少的嘲笑。

看看,那个白痴!

孙坚半道而崩,孙策还未崛起便是身亡。或许在某些程度上是一种巧合,但是在对于谶纬很是崇尚的山东士族,江东的这些文人士子来说,这其中或许就代表了一种意思——

孙家没那个天命!

其实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江东在相互扯皮的事情,都算不上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更多的像是闹剧。可是在当时当事的人的眼中,这些却是再正确不过的事情了。

江东的这种『党争』的氛围,完全都是由孙家造成的么?

显然不是。

大汉初期刘邦知识储备不足,完全不懂怎么治理国家,即便是他通透人心人性,可是这规章制度不能靠他一个人天天盯着,所以必然就沦落成为了士族子弟手中的桃子。

汉武帝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结果他也没想好要怎么解决,于是董仲舒送上了一根拐棍。汉武帝顿时觉得三条腿走路就稳了,可是他也没能想到,三条腿走路虽然确实稳了,可是他永远跑不起来了,甚至连两条腿应该怎么走都忘记了。

汉灵帝时期也想要遏制一下越发膨胀的地方世家士族,可是党锢反而激发了更大的党争。一些后世键盘侠所谓的拉一派打一派的大聪明策略,实际上在没有一个先进纲领的情况下,无异于痴人说梦。就像是后世果党也有喊出『十万青年十万血』的豪迈口号,也有少部分的忧心为国清廉执政的人,可是脱离不了阶级的镣铐,也就蹦跶不起来。

江东的争斗,一般是限定于在嘴皮上。

但偶尔也有血。

文人吵架基本也是不服就干,一样能致人死地。

一般的方式,是先占据道德制高点,以君子自居,把对手定位为小人。不管有没有犯罪的证据,先说对手居心不良,这种诛心之论,让人很无语。文人耍起流氓那就是用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干着最龌龊下三滥的事,就像有砖家说大气污染是自行车造成的,说农民可以在城市买房开车回乡下种地……

关键是这些类似于后世砖家的文人士族,偏偏还或多或少掌握着国家的权柄,影响着国家的资源分配,所以危害非常大。

那么,在后世都杀不净,除不绝的这类文人士族,在大汉当下江东这里,能除干净么?

所以孙权对于周瑜有这种极其矛盾的态度,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孙权极度缺乏安全感,造成了他怀疑一切人都是要害他的心理阴影,也使得在孙权死死捏住手中的权柄,不愿意松开,因为这是他最后的一根稻草。

孙权和刘备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