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面虽然乱哄哄的,吴老板也不是聋子,很快就听清楚众人说的是什么了?这么多人抢红木?一时间好奇,吴老板边朝货车走去,掀起上面盖的破布。顿时一股清香传来……寺庙中,李林看着雷木匠和雷二队一些门窗进行打磨安装。除了这些,门窗还有雕花,也都是雷木匠做的。因为寺庙的特殊,一些民间喜气和丧气的东西也不能存在。道教和佛教结合体,即要表现道教的自然大义,还要没有佛教中暗含七情六欲的东西。叮铃铃!正当李林满心欢喜看着雷木匠的工作时,裤兜里的手机响了起来。“喂~你说什么?你要多少?”电话时雷大打来了,张口就问李林要红木。宏源家具厂。一群人围着雷大,盯着他的手机看着。“多少?”雷木匠抬头看了一眼吴老板,然后又环视一周问道。“越多越好,你问他有多少?”吴老板也看到了周围几个大木匠期待的眼神,于是开口道。按照目前的情况,红木家具的价格还要继续上涨,多屯点木材,对他来说也是好事。“李林,你有多少?”雷大如实问道。几个竖着耳朵的大木匠听到雷大的问话,眼睛一亮。姓李的老板,还跟雷大有关系!找个时间找找!“我这里很多!你要多少我就有多少!”李林答道。不说平原上堆放如山的木材,就是玉佩世界其他地方,也不缺少红木。随便弄一棵木头都是红心的,只是红心大小不同而已。“呃……那你先给我来个六十根木头吧!”雷大愣了一下,看了一下吴老板道。“好~”李林直接答应。“那价格……”说到这里,雷大再次看着吴老板。“五十万一吨……”吴老板说道。这个价格对雷大拉过来的极品木材来说,一点都不高。像雷大拉过来的木材,至少也得一百多万一吨。和百年的小叶紫檀差不多的价格!“五十万一吨!”雷大重复道。“五十万一吨?”李林愣了一下。他给仇少送了七八根木头,平均一根有六七吨。仇少给他一千万块钱。除了自己送的,还有仇少自己拿的。平均算下来,一吨木材是二十万。李林这次找雷大卖木材的时候,就想过,差不多二十万一吨就行了。低于二十万也可以,不要低的太多。但是没想到对方开出了五十万,这个价格有点惊人啊!李林这么一愣神。吴老板见李林没有回话,还以为不满意,抢过雷大的手机道:“六十万一吨怎么样?”六十万!李林正准备答应雷大开出的五十万一吨时,这时电话里传来一道陌生的声音,开价到了六十万。“呃……”李林再次愣了一下。“七十万,不能再多了!虽说你拿木材时极品红木,可现实中真能一口气吃掉三百吨红木的人,可没有几个!”吴老板说道。三百吨红木,足够他的几个工厂生产一段时间了。“好!就七十万一吨!”李林答应道。“你在哪,我派车过去拉木头!”吴老板焦急道。“这个……”“我明白了,我会让老雷亲自去取木头的!”吴老板瞥了一眼雷大,明白了对方的犹豫。另外一边,李林也是眉头蹙了一下。这人能一口气吃掉三百吨红木,显然时做木头行业的人。那些红木来源能偏偏雷木匠一家可以。可时要骗这个行业中的人,有些难。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从非洲来回的商船中,哪些木材是谁家的?“好!雷老大知道在哪,那就这样说定了!”李林道。两人挂了电话,李林兴奋的跳了一下。雷木匠回头看了一眼李林,也没多说什么。一吨七十万,三百吨,那就有两个亿。再卖几次木头,那么买军舰的钱就够了。另外一边,吴老板也兴奋的笑了。从一开始给李林这么高的价钱,要这么多的木头,就是为了保住这条供货渠道。他相信,没有人能给李林这么高的价钱,一次性收购这么多木头。有了这条供货渠道,那么他的三个工厂就能继续下去,在全国十几家的红木销售点,就能继续赚钱。挂了电话后,吴老板雷大的手机还给雷大,然后掏出自己的手机朝办公室走去。“喂!沈总啊!我现在手里有一种极品红木,做出来的家具绝对好!不信的话,你过来看看~拿香味保证醒脑安神!”“喂~高老板啊!我这里新进了一种料子,绝对的好!”……两天后,雷老大从李林那里结果七十根红木。再过一天,宏源家具厂来了一批豪车。吴老板亲自接待这些从豪车走下来的人。“吴老板,你说的极品红木在哪里?”一个带着金丝眼镜的中年人一下车就问道。“在那边,我带你去!”……木头堆旁边,一种老总摸着红木,爱不释手。一些个老总一边摸着,还不停的赞叹。“好木材啊!还这么香,恐怕小叶紫檀,降香黄檀都比不了!”一个老总道。“是啊!我家里就有一把降香黄檀的椅子,差这个太远了!”……“咦~我怎么感觉这木材在拿见过?我想起来,上次在京都一个大人物家里看到的一个木盒,好像就是这种香木做的,当时拿大人物宝贝的跟孙子一样!不让我们碰!这下好了,终于也能拥有跟他们一样的东西了!”“吴老板,就用这木材,给我做个箱子,同时也给我做一套寿材!钱不是问题!”“给我来一张办公桌和一套椅子,外加一套屏风!钱,我一会儿给你打过来!”……当这里有着特殊香木的消息经过这些老总口中,一道道传出去后。宏源家具厂的生意,忽然间大火起来。从李林那里购买来的三百多吨红木,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被一些大老板订购完。吴老板无奈又重新找上了雷大。陈沟村,在曲老大开始投资后,先是通向村外的道路换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随即村里开始多了一些设施。前来李家看病的病人,有了健身娱乐场所。陈老四趁机也将自家的鱼塘整理了一下,搞了一套钓鱼工具。每天都有几个病人来鱼塘边上钓鱼。虽说每天的收入不多,可对于刚刚从贫困中爬出来的陈老四来说,那都是钱,还是不小的钱。(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