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众口难调(2 / 2)

国策 闪烁 1605 字 4个月前

相对而言,意大利与中国并没直接矛盾。受“布拉格条约”(2022年在布拉格签署,旨在推动欧洲外交一体化的欧盟内部条约,要求欧盟各成员国在条约框架范围之内采取统一外交政策)限制,意大利对华外交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导致意大利与中国的关系急转直下,对意大利的经济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别的不说,仅在旅游业上,意大利就损失了数百亿欧元。2020年,赴意旅游的中国游客突破1500万人次,创造了50多万个就业岗位与数百亿欧元的旅游收入。到2026年,赴意旅游的中国游客锐减到500万人次以下,导致数十万相关从业人员失业、旅游收入锐减到不足100亿欧元。

由外交政策导致的民间冲突更让意大利政府头痛。

仅在2026年,与意籍华人有关的法律诉讼超过15万起,其中绝大部分都与华人在工作待遇、人身自由、种族歧视有关。

由此可见,与中国交恶,意大利遭受的不仅有经济损失,还有社会动荡。

虽然法国一直积极主导对华采取强硬政策,但是法国政府也是有苦自己知。

经济方面,法国的损失肯定排在欧盟第一。2017年,法国三大汽车公司(雪铁龙、雷诺、标志)的在华业务被中国汽车公司并购,正式结束了在中国的汽车生产与销售业务。仅此一项,法国就损失数百亿欧元。随着中国全面进军国际军火市场,作为世界第三大军火出口国,法国的军火业务遭到致命打击。以“阵风”M3战斗机为例,达索公司最初预计能够出口1000架,结果在中国J-10系列战斗机(后来还有J-15系列战斗机)与美国F-35系列战斗机的联合围剿之下,外销量不到100架,导致法国损失上千亿欧元。潜艇方面,在全电动潜艇的打击下,法国开发的2种暧P常规潜艇的销量甚至不如德国潜艇,10多年来仅在国际市场上卖出不到20艘。

政治方面,法国领头与中国对抗,致使法国的国际地位受到严重影响。重返北约集团后,法国由左倾路线转为右倾路线,不管在第四次印巴战争、东海战争、“东南亚战争”、还是半岛战争期间,都站在中国的对立面上,积极“配合”美国,打压中国。特别是在第四次印巴战争期间,法国暗中向印度承诺:只要印度与中国开战,法国将给予全力支持。法国没能从右倾路线中获得多少好处,反而成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主要打击对象。比如“东南亚战争”后,法国一直没有将冻结的越南政府资产归还给越南新政府,导致中国在各个国际场合抨击法国。

对法国影响最大的,还是中国对欧盟成员国的影响力。

用法国前总统的话来说,法国等欧洲强国在拆中国的后台,中国也在拆欧盟的后台。

法德意英西等国一直拿中国的人权与对外战争说事,中国则在欧盟政治一体化上做文章。别的不说,中国只需要采取“不平等的外交贸易手段”,给予部分欠发达欧盟成员国积极的外交与贸易援助,就能对欧盟政治一体化进程产生严重影响。比如中国在拒绝向德国提供高性能复合蓄电池之后,转而在罗马尼亚投资建造了欧洲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基地,使罗马尼亚在一夜之间成为欧盟第三大汽车生产国;打击意大利的旅游业时,中国与希腊联合举办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年”,积极鼓励国内民众前往希腊品味“古希腊文明”留下的辉煌遗迹;对付咄咄逼人的法国时,中国国家领导人连番访问奥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亚、捷克等欧洲国家,高度赞扬这些国家的温和外交政策。

用很多欧洲政治家的话来说,美国用安全绑架欧洲,中国用经济绑架欧洲!

全球大萧条刚刚结束,欧洲的经济刚刚回暖,欧盟愿意与中国对抗吗?

别说态度一向犹豫的德国与意大利,就连法国都认为应该尽快与中国改善关系,避免因此对欧盟政治一体化产生负面影响。西班牙首相甚至主动提出,应该积极与中国斡旋,以外交方式为化解中日矛盾做出贡献。

只有英国不赞成放弃强硬态度,认为应该对中国实施“必要”的制裁。

欧盟5个主要成员国都无法统一意见,更别说让30多个国家采取统一步调了。

在英国的反对下,欧盟5个主要成员国首脑只达成了暂时观望的决议,没有在是否对中国施加压力、进行制裁,还是积极与中国斡旋的问题上取得一致。

最终结果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分裂的欧洲很难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大作用。

完成了“经济一体化”、正在逐步实现“外交一体化”、积极推动“军事一体化”与“政治一体化”的欧洲距离“统一的欧洲”还有非常漫长的路要走,在此之前,因为各个国家的利益并不完全相同,欧洲不但很难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发挥作用,还得继续扮演“美国附庸”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