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攻打布法罗很有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共和国最高统帅部对加拿大迟迟不肯投降已经失去了耐心,希望加拿大能在美国之前投降。如此一来,除了能够从容不迫的控制加拿大、不给欧洲插手机会之外,还能向美国当局施加压力。因为美国当局很有可能在失去最后一个盟国之后全面崩溃,所以后一个目的更加明显。
事实上,从陆军的作战行动来看,也主要是为了攻占渥太华。
不管怎么说,随着共和国陆军的装甲部队尼亚加拉越过边境,攻入加拿大境内,并且如入无人之境般的横扫加拿大人口最集中的多伦多地区,在加拿大皇家陆军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的情况下,一举攻入渥太华的情况下,美国当局没有任何理由怀疑共和国陆军在北美洲大陆战场上的战斗力,也没有任何理由怀疑共和国当局用一场地面战争来击败美国,并且取得最终胜利的决心。
当然,还有有就顶在费城的共和国陆战队。
综合这些因素,美国当局的唯一选择就是投降。
问题是,就算美国当局做出了无条件投降的决定,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无条件投降,战争也不会在一夜之间结束。
9月30日,共和国陆战队兵不刃血的占领了费城,并且见到美国当局派来的代表。
当月最后一天,美国当局的代表到达共和国新都,与共和国当局进行了第一次正式接触。10月1日,美国代表前往上海,在集约集团总部向集团全体成员国的代表宣布了美国当局的投降决定。
此时,共和国与美国的代表团已经就签署投降书的事情进行了谈判。
虽然按照美国当局的意思,应该尽量低调一点,毕竟这不是什么光彩的四化器,但是共和国当局的态度非常明确,这是影响了全球上百个国家、数十亿人的世界大战,而不是局部战争,作为制造与发起战争的战败国,既然无条件投降了,就没有资格在签署投降书的问题上与承受了巨大战争伤害的战胜国讨价还价,更加没有理由要求低调行事。作为用接近3亿人的生命(据战后统计,交战双方与中立国直接死于战火的军民为2亿9450万,实际数字要大得多。根据一些民间机构的估计,战争期间,直接死于战火的军民在5亿以上,其中仅平民就超过4亿5000万。因为战争导致的动乱、饥荒、瘟疫等等灾难,甚至人为制造的自然灾害而死的平民更是不计其数,保守估计不会低于直接死于战争军民数量的3倍,而最高估计是5倍。也就是说,这场战争夺去了20亿到30亿人的生命,相当于战争爆发前世界总人口的20%。当然,这一估计值也得到了人口统计的支持,即按照世界各国在2065年与2066年公布的人口统计数据,第三次世界大战至少使全球人口减少了20%)换来的巨大代价,很有必要用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投降仪式、以及其他各种手段来警醒后人,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悲剧。
在共和国当局的坚持下,投降签字仪式订在10月31日,地点在切萨皮克湾的共和国海军战舰上,代表共和国中央政府的将是国家副元首焦魃山、代表共和国军队与共和国陆军的将是总参谋长袁晨皓大将、代表共和国海军的将是大西洋战区舰队司令张雪峰上将、代表共和国天军的将是梅乐驰大将、代表共和国陆战队的将是周博义大将,另外集约集团各成员国都将派遣代表参加投降仪式,其中印度、巴基斯坦、伊朗、苏丹、阿根廷与欧洲代表将作为战胜方签署协议,而其他国家均只派遣代表参与仪式活动。
至于美国会派什么人参加投降仪式,那就是美国当局的事情了。
在这份名单中,最引人瞩目的有两个,一是裴承毅没有前去参加投降仪式。这还比较容易理解,毕竟裴承毅是共和国国家元首,而且在战后肯定会离任,没有必要出席这种对战后世界格局有重大影响的活动,更没有必要与战败国的领导人站在一起,并且在同一份协议上签字。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华剑锋大将没有出现在名单之中。要知道,即便在绝大部分共和国陆军官兵眼里,华剑锋在这场战争中的贡献都不亚于袁晨皓。可以说,他们两人是共和国的两根顶梁柱。更重要的是,因为裴承毅本人就是一位非常精明,而且才华横溢的陆军统帅,所以袁晨皓始终受到制肘,而华剑锋的地位就不可替代了。当然,在对美作战中,海军的贡献也远远超过了陆军。由此可见,最有资格代表共和国军队去参加投降仪式,并且在美国的投降书上签字的不是袁晨皓,而是华剑锋。问题是,华剑锋的正式身份只是共和国国家元首的海军顾问,而不是总参谋长,甚至没有正式的军职。还有一点不能忽略,即华剑锋比裴承毅还要大几岁,肯定会在大战结束后退役,而袁晨皓还足够年轻,就算脱下军装,也会效仿裴承毅进军政界。显然,不去参加投降仪式,不是华剑锋不想去,而是他把这个出头露面的机会让给了袁晨皓。作为补偿,投降书的签署地点没有设在陆地上,而是设在了海军的战舰上,而且是一艘主力舰的露天甲板上,以此来彰显海军在对美作战中的巨大贡献,以及海军的辉煌成就。
当然,关键不是谁有资格参加投降仪式,而是投降仪式背后的斗争。
最引人瞩目的不是华剑锋没有去切萨皮克湾,而是欧洲代表出现在了名单之中,而且是以主要胜利国的身份参与签字仪式。也就是说,欧洲在这场战争中做出的重大贡献得到了共和国的承认。虽然以实际情况来看,欧洲在这场战争中做的贡献还比不上印度。要知道,印度为集约集团提供了大约三分之一的粮食、四分之一的矿产、百分之二十以上的被服与帐篷、还有近一成的药品、超过五千万的劳动力(其中绝大部分在印度本土的港口与战争物资中心工作,只有少量被派往海外),还是集团在印度洋上的物资中转中心。更重要的是,印度承担起了集团站后重建的重任,为包括共和国在内的众多集团成员国提供了大量用于重建的物资。但是在签字仪式的排名中,欧洲代表就在共和国代表后面,地位高于印度,也超过了其他集约集团成员国。
可以说,如果这不是共和国当局的安排,肯定很难被其他成员国接受。
在给足了欧洲面子的同时,共和国当局却在与实质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上寸步不让,比如直到开始为投降仪式策划的时候,共和国都没有答应欧洲出兵北美洲大陆,即不需要欧洲军团承担占领任务。作为对比,共和国不但允许出兵参加战争的巴基斯坦、伊朗、苏丹等主要成员国出兵占领美国与加拿大、还让伊拉克、叙利亚、肯雅、尼日利亚等次要成员国分享了胜利果实。事实上,这才是集约集团成员国容忍欧洲瓜分战果的根本原因,即欧洲得到的只是名誉,而没有实质性的好处。
显然,这也成了战后共和国与欧洲迅速对立,并且成为世界两极的直接动因。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没有能够在大战中捞到足够好处的欧洲,绝对不会心甘情愿的看着战争就这么结束,所以欧洲当局绝对不希望美国就此放弃抵抗,向共和国缴械投降,只要有机会,欧洲就会破坏来之不易的和平!
没流够血的和平,显然不够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