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黑色浓烟滚滚的近代,欧洲的富人阶层为了远离煤炭气体的污染,只会选择上风口——西部,来作为生活的地方。
所以说都不是仅仅限于巴黎一地了,其实在整个欧洲地区,“东贫西富”的城市发展格局都是这样定下来的。
直到两百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此。
对此,宁卫民还真的不能不承认“存在即是合理”。
看来即便是再不可思议的现象,如果去仔细了解,也终会找到符合现实逻辑的解释。
这还不算,为了消磨时间,放松神经,皮尔卡顿甚至一路上借助这些豪宅和庄园给宁卫民详解了更多的欧洲“老钱”做派。
说来也有意思,如果根据大师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的话,甚至可以明显的看出这些富人之间的差异,以及财富和社会等级的差距来。
就比如住宅来说,根本不用看住宅的外观和内部,只凭车道、围墙、草坪……就能知道哪栋豪宅的主人地位更高,财富更雄厚,或者是新贵,或者是悠久历史的老钱世家。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按照皮尔卡顿的理论,富人的阶层里用以衡量这个群体等级高低的就是“不实用”原则。
越不实用,也就越能体现财富的雄厚,地位的超然。
反之亦然。
具体来说,社会等级和财富等级越高人家,他们的车道也就越长。
长而曲折的车道,远比长而直的气派,其功能仅仅是为了炫耀和卖弄。
最有档次的车道就是在“平坦的地面上拐来拐去的车道”了,这是标准的“老钱”门面。
倘若地面高低不平,存在小丘,迂回绕行便增添了实用价值故而要差上一等,不足以往前体现主人社会地位的超然。
这往往是大银行或者历史悠久公司的的掌管者,又或是基金会的管理者才会喜欢这样的车道,毕竟他们的身上还难以完全脱离实用性。
而拥有又长又直笔直车道的人,恐怕只会是毫无底蕴的新贵暴发户,这就是深藏在骨子里的价值观念和从小养成的认知来决定的。
且不光是车道样式,车道的路面材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浅褐色的砾石车道最佳,白色的稍逊,因为后者违背了要避免醒目和鲜明对的原则。
但砾石肯定优于沥青,而这无关于材料是否来自于自然,主要是因为石子需要经常更换,花费又多,还很麻烦。
沥青柏油路是最下乘的,就因为太经济实用,有钱人绝对不会用这种东西为自家铺路。
至于围墙,由于注重隐私是最高阶层的标志,不但说明了这个阶层其实普通人是看不到的,他们为什么会称为“隐形富豪”的原因,同样也说明了围墙的等级是如何反应出住宅主人的层次的。
凡高于六英尺的围墙就表明了主人是“老钱”,而矮墙和可以透视的围栏则宣告了主人不可能是最顶级的社会层次。
如今甚至就连车库也成了主人身份的标志,四辆车以上的车库基本可以划为名门望族的所属物,在普通人的眼里和这些人看不见的宅邸一样变得隐蔽无踪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欢国潮1980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国潮1980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