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准备,出兵欧洲!”萧天目光从政府一众官员身上逐一扫过:
“一旦中日谈判开始,即是我出兵欧洲之时!我意先投入两个师的兵力,次后根据战局紧张,再考虑增加兵力!”
蒋杰在那笑了起来:“不久前还在和德国并肩作战,怎么一转眼就要对德国宣战了?”
“说不定再一转眼,我们又会和德国成为盟友。”萧天也笑了一下:
“政治本来就是这样,今天你和我是盟友,明天又选择了我的敌人当盟友。英国过去是全力支持日本的,但在青岛之战后,英国却把我们当成了必须要拉拢的盟友。我们和英国,和德国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
我之前一直说过,中国即便参战,也需要一个最合适的切入点,现在这个切入点已经来了!协约国每天都在损失着大量士兵,蒙受的损失让英法已经觉得难以承受,他们不得不请求我们的援助,当然,还有一个国家,美国!
美国这个国家虽然是后起的列强,可是在我看来,它的综合实力,要远远胜过那些老牌列强!我判断美国一定会参战,但也同样在选取一个最合适的切入点!”
稍稍停顿了下,萧天说道:
“诸位,为什么我说美国一定会参战?美英矛盾逐渐缓和,而美德矛盾则日益增长。德国是美国在拉丁美洲扩张的主要竞争对手。到1914年,美国在拉美的投资为17亿美元,德国为9亿美元,直追美国。
欧战爆发后,由于英国对德国实行严密的海上封锁,美国同协约国的贸易从1914年的8.24亿美元激增到1916年的33亿美元,而与同盟国的贸易则从1914年的1.69亿美元猛跌到今年的区区一百万美元,几近于无。
战争期间,美国向协约国贷款100亿美元。因此,美国同协约国在经济利益上已经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了。一旦同盟国战胜协约国,那么美国100亿美元贷款将一笔勾销,利害攸关,不得不参战。
我们早于美国参战,将能早于获得利益。因此,在这次欧洲作战中,依靠英法两国协助,我们有可能投入更加多的兵力!而不仅仅是象征意义上的两个师!”
话说到这裏,一众将领已经有些迫不及待,跃跃欲试。
“段祺瑞!”萧天忽然大声说道。
“到!”
“冯国璋!”
“到!”
“由你们负责组建欧洲远征军,段祺瑞担任欧洲远征军总司令,冯国璋担任总参谋长!”
“是!”
之所以任命段祺瑞和冯国璋,萧天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想法。
国防军的改制正在进行之中,而段祺瑞和冯国璋在旧北洋系中依旧拥有很大影响力,这个时候把他们派到欧洲,能够使国防军的改制更加顺利进行。
其实段祺瑞和冯国璋也明白这个道理,但远赴欧洲,为国家争取荣誉利益,一旦得胜将能在国人面前最大限度的改变自己形象。
“蔡锷!”
“到!”
“负责组建第二批远征军,这批远征军将全部由警衞队编成,为六个师!一旦协约国再次提出要求,我们将随时把这批部队投入欧洲战场!”
“是!”
萧天沉默了下:
“诸位,我们应协约国要求加入欧洲,但不是要和同盟国死磕,欧洲打欧洲的,我们发展我们的,这点诸位必须要牢牢记住!同时……”
萧天停顿了会:“同时,在此非常时期,国会将暂不召开,成立政府非常委员会,应对国内外一切特殊情况。实行大总统负责制……”
国家非常时期,需要非常手段,这点萧天坚信不疑!
这个国家已经在自己的领导之中,自己必须为这个国家负责!
欧洲打成一团,无暇顾及远东,这正是自己火中取栗的最好机会,否则一旦等列强从欧战中缓过劲来,中国将失去这次最好的机会!
在自己身边有两个敌人,一个是日本,一个是俄国。
日本的威胁正在降低,通过英国压力,很有可能迫使日本向自己低头,进而一点一点削弱日本的力量。
那么俄国呢?
很快,俄国就将发生巨大的动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