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3月23日,莫斯科。
战场上静悄悄的,空气仿佛已经凝滞。
无数大炮已经脱下炮衣,无数装甲战车已经做好了启动准备,无数士兵已经整装待发。
中、俄、美、英、法,五国最高军事指挥官一齐出现在了战场之上,等待最后攻击时刻的到来。
上午,7时59分。
张作霖看着怀表的秒针滴滴地走着,当秒针终于到达那一时刻的时候,张作霖拿起了电话,用平静而又沉稳的声音对着电话说道:
“开始!”
开始!
伴随着这一声声音,万炮齐鸣!
炮火一如之前,凶猛而又疯狂的倾泻向俄军阵地,一枚一枚的炮弹,似乎要将整个莫斯科的大地都掀过一个个来。
参与攻击的士兵们捂着耳朵,静静的在那等待着……装甲战车开始发动,隆隆的声音很快就淹没在了炮火之中……
对面的红军阵地上,泥石横飞,气浪滔滔,不断有残肢断臂伴随着惨呼着冲天而起……
但这些担负着保衞最高苏维埃最后堡垒的红军士兵们,用顽强的毅力,默默忍受着一切,忍受着密集的炮火以及随时都会到来的死亡……
各级指挥官在那大声吆喝着,鼓舞着士兵们奋战到底的决心;红军士兵也在互相鼓励、安慰,坚定死死防御下去的决心……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失败只是迟早的事情,但这已经无关胜负的事情了,而是一种决心的展现……
这些红军官兵唯一的信仰,就是把自己和敌人的鲜血将莫斯科的大地染红,用自己的生命,来完成对苏维埃的最后一丝贡献……
随着炮火延伸,红军士兵纷纷进入阵地,带着仇恨的眼神,死死的注视着前方。
上来了,中国的装甲战车发出巨大轰鸣,似铁流一般朝前涌来;那些“救国军”的俄罗斯士兵,则以密集的队形,依靠装甲战车为掩护,嘶喊着朝前黑压压的压了上来……
枪声很快在阵地上响了起来,清脆而又密集。
无数道火舌,在攻防双方士兵的枪中喷吐而出,火网迅速将整个阵地笼罩。
莫斯科的最后一滴眼泪也已经流干,现在莫斯科正在流淌的,是鲜血……
一个冲上去企图炸毁装甲战车的红军士兵,被机枪子弹无情的扫射在了地上,他还没有死,竭力挣扎着想要爬起,可是装甲战车的履带,却无情的朝着他的身体压了过去,这名红军士兵,甚至没有来得及发出惨呼就已经被压成了肉泥……
一辆装甲战车,被红军阵地上的一门火炮摧毁,战车里的士兵才一出来,很快就被密集的弹雨打成了蜂窝。
这一来,似乎彻底激怒了边上的同伴,两辆装甲战车集中起来的炮火,疯狂的朝着红军阵地火炮的位置轰了上去……
“地雷,该死的,地雷!”
消息迅速传到了杨林的耳中,无线电里疯狂的叫着:
“地雷,师座,到处都是地雷!防装甲车地雷!两辆战车报废,两辆!”
“师座,俄国人炮火凶猛,炮火凶猛,阵地过于狭小,我战车部队无法展开,无法展开!”
“撤下来,撤下来!”杨林大声吼道。
狭小的战场,密布的地雷,竭尽全力的红军炮火,都在最大程度上阻碍了装甲部队的推进。最高前敌指挥部很快批准了装甲部队退出战场,将主攻任务完全交给“救国军”的计划。
失去了装甲战车的掩护,救国军的伤亡徒然增加。
对于地雷,俄罗斯有着良好的传统,最早的防步兵地雷即为俄罗斯所发明,而显然苏俄红军也继承了这一传统。
一个救国军的俄国士兵不幸踩到了一颗地雷,巨大的气浪将他一把掀到了一边,等他清醒过来,发出了杀猪一般的狂叫。
他的一条右腿被炸断了……
他大声叫着救命,两名医护兵冲了过来,躲避着对面猛烈的弹雨,把他架上了担架,可还没有朝后跑几步,居然也踩到了地雷。
这两个可怜的医护兵,非但没有救下伤员,反而自己付出了一死一伤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