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到访(1 / 2)

国魂 西方蜘蛛 2519 字 2个月前

1933年1月30日,阿道夫·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这时起,魏玛共和国正式死亡,第三帝国诞生!

2月1日,被阿道夫·希特勒称为“我的亲密盟友、德国最坚定最忠诚的朋友”的中华民国大总统萧天发来贺电,祝贺阿道夫·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

随后,阿道夫·希特勒通过“国会纵火案”和重新大选等一系列手段,稳固住了自己的地步。

2月4日,阿道夫·希特勒颁佈《保护德国人民法》,以便广泛限制反对党,特别是限制德共和社民党在竞选中的宣传活动。2月6日,解散普鲁士邦议会,使普鲁士代理内政部长、纳粹党的戈林得以接管了警察局,为纳粹党在普鲁士夺权创造了条件。随后由冲锋队、党衞队和钢盔团成员组成的所谓“辅助警察”又先后接管了各地的警察部门。

3月,中国政府派出高级将领访问代表团,再度访问德国,以表示对阿道夫·希特勒当选德国总理之后的坚定支持。

在柏林、在慕尼黑、在中国高级将领访问代表团到达的每一个德国城市,这些军方将领们都受到了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元首万岁、领袖万岁!!”的呼声遍地响彻,中德旗帜到处可见。那大大的“卐”字旗和“权利之剑”旗,成了德国最独特的风景……

在柏林,代表团团长,中华民国总参谋部总参谋长蒋百里,和德国军方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这其中就包括中国政府将向德国秘密提供包括两千门新式大炮在内的一揽子合作协议。而在协议公开内容里最引人注目的一条是:

在1934年6月,中国武装力量警衞队,和德国国防军,将各向彼此国家派驻两个师,分别进行一次公开军事演习。

这一协议一经公布,顿时引起列强一片哗然。英国和法国政府先后谴责了这一军事演习,并明确表示这一协议是公开违背“凡尔登协议”的。

中国方面对此嗤之以鼻,中国政府外交总长陈少东明确指出,在“凡尔登协议”里,没有任何一条是不允许外国军队与德国军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的……

中德同盟正在逐渐形成,这让欧洲列强倍感压力。于是,在亚洲的一个流氓国家,越来越得到了列强的重新重视与扶持:

流氓国家,日本!

而在访问德国期间,蒋百里再度见到了德国总统兴登堡元帅。

再度见到这位德国总统之后,蒋百里感慨不已,当初自己留学德国,曾经受到过兴登堡的亲自接见,并且得到了兴登堡的高度评奖。而现在再度见面,自己意气风发,正当壮年,而面前的兴登堡元帅,尽管依然是德国总统,但却已经进入风烛残年……

而在见到了自己昔日的学生之后,保罗·冯·兴登堡元帅也显得非常兴奋,两人在兴登堡的庄园里秉烛夜谈,谈到了当年的青岛之战中德合作,谈到了欧洲中德军队在战场上的正面抗衡,也谈到彼此的国家,和彼此的军队……

“中国重新强大起来了,德国也一样会再次强大起来。”

在蒋百里表达了自己的祝福之后,兴登堡元帅表示了自己的感激,随后又忧心忡忡地说道,在即将到来的新的选举中,德国的工业家们清一色的选择了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国社党,併为之慷慨解囊。

由于有了这些工业家的支持,国社党便在全国掀起了大宣传。国社党人的主要演讲都通过电台向全国广播。对没有收音机的人们,他们便在街头和广场上架起喇叭。新政府的承诺和威胁都通过这些喇叭嚎了出去。为证明自己合法,希特勒常提到兴登堡的名字。数月前,就是这些人,曾把这位老头子称作傻瓜;现在,他却成了威力无穷的英勇人物。

“我很担心这样的局面,国社党一旦全面把持国会,那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国会,必须要找到另外一个党派与之抗衡。”兴登堡元帅忧心忡忡地说道:“共产党是目前唯一还勉强能与国社党抗衡的党派了,尽管他们目前自身的处境也开始变得非常不妙起来……

蒋,我知道你是中国政府,以及你们那位大总统最得力的将领,最倚重的助手。现在德国共产党缺乏必须的选举经费,没有人再愿意为他们提供资金上的帮助,那么有没有可以利用别的方式来帮助一下他们……”

蒋百里很快明白了兴登堡元帅话里的意思,他显得非常之的为难:“总统先生,如果仅仅是我本人的话,那么哪怕要我掏光身上的最后一块钱我也乐意,但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我的国家和领袖,不会允许我这么做的……”

兴登堡轻轻叹息了一声,神色变得暗淡下来……

蒋百里在随后亲眼目睹了在德国发生的一切。

国社党员开始在德国疯狂造势,他们热情地投身于这一有政府支持的运动中。冲锋队与党衞军再不致遭警察镇压了。相反,他们把冲锋队和党衞军视为助手,对他们在爱国主义的名义下所作之过激行为,也视而不见。

阿道夫·希特勒继续到处演讲,在演讲中,希特勒批评反对派没有纲领,自己所要的是4年任期时间,去证明其才干。大选前夕,戈培尔将这天变成了半个假日,称大选日为“民族觉醒日”。看来,人人似乎都支持希特勒。他是青年理想主义者的希望,像爱国者一样高举大旗。德国人民只有两个选择:非红则褐,而后者似乎更为悦人。

尽管表面文章已做足,且在大选中花费了大量金钱和精力,国社党得票只有43.9%,其盟军也只在国会中给了他微弱的多数。胜利虽然微弱,这却也足以令希特勒伸手向人民要权,重新对未在他统治下的各州实行控制。由于有柏林的支持,巴伐利亚的纳粹便强行摊牌。他们动员了慕尼黑的冲锋队。3月9日中午,在身穿冲锋队制服的罗姆上尉的陪同下,地方长官阿道夫·瓦格纳来到州总理赫尔德的办公室。他们要求赫尔德立刻委任里特·冯·埃普将军为州总督。

赫尔德致电柏林,提出了抗议,但所获答覆是,埃普已被任命为总督。他向兴登堡提出抗议。兴登堡的答覆表明,兴登堡元帅已经失去了对德国政局的控制:他要求赫尔德将此后所提的意见直接呈送给希特勒。这样,巴伐利亚便最终合法地落入纳粹之手。

其余各自由州也在同样的程序下,下边进行威胁,由柏林发电干预,也一一先后就范。

在巴伐利亚夺权当天,希特勒飞赴慕尼黑,受到了盛大的欢迎。他趾高气昂地说道:“在德国,最贴我心的城市就是慕尼黑,作为一个青年,一个军人,一个政治家,我是在这裏发迹的。这个城市是用1923年在这裏牺牲的同志的血洗礼的。”

他向当地党的领导人发出指示,即使要以吸收非党人士参政为代价,也要建立一个稳固的政权。“先生们,你们的任务”,他说道:“是艰巨的。但,帝国政权不得再受巴伐利亚的特别运动或分裂分子的骚乱的干扰。这对国家的政治安定是很重要的。我必须完成俾斯麦之未竟事业:只有对帝国之利益有用,州才成其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