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句话并未使希特勒产生什么印象。特别是就在那时,他往窗外瞧了瞧,发现有艘军舰,桅杆上挂的不是舰队的旗帜,而是水兵们的五花八门的衬衣和内裤之类,令他目瞪口呆……
在德国和意大利两国元首会晤的时候,希特勒不停地说话,很激动。墨索里尼则在听着,一声不吭,脸有不悦之色。在长达两小时的会谈中,墨索里尼很少开口。希特勒之唾沫横飞令他生厌。当晚,在正式招待会中间,他匆匆起身而去,宣称他任何人都不见。
希特勒被刺痛了。他明白,他不但遭到了墨索里尼的冷落,而且在外交上也遭他暗算。元首同意承认奥地利完全独立,但他得到的却是墨索里尼对裁军问题并未作肯定支持的保证……
就在德国与意大利外交努力失败的时候,中华民国大总统萧天来了,这让阿道夫·希特勒如同在绝望中忽然发现了光明一般。
阿道夫·希特勒动员了党衞队和冲锋队的精锐,接受中华民国大总统萧天的检阅,而萧天则或者是礼貌性的,或者是发自真心的赞扬了元首亲自挑选出来的这些部队……
柏林的街头上,到处都是欢呼着中华民国大总统到来的人群,那些飘动着的中德两国旗帜,似乎正在那里象征着什么一般……
“报告大总统,我中华民国警衞队派驻德国演习部队总指挥吴佩孚欢迎大总统到来!”
随着这一声响亮的声音,吴佩孚精神抖擞的出现在了萧天面前。
在此前到访德国的中国军方高级军官代表团与德国方面签署的一揽子军事合作计划之中,就包括了在1934年6月,中国武装力量警衞队,和德国国防军,将各向彼此国家派驻两个师,分别进行一次公开军事演习。
“中国军队在这次演习中的表现非常精彩……”阿道夫·希特勒热情地说道:“我希望德国军队在中国进行的演习同样也能有优秀的表现。同时,为了表达对您的尊敬,这两个师的中国武装力量,将在您访问德国期间,负责您的安全……”
萧天表达了自己的谢意:“谢谢,德国军队在中国的表现同样也非常优秀,因此我个人建议,中德两国分别派驻的军队,能够在彼此国家继续延长派驻时间,分别增加了解,熟悉各自的作战方式,以为将来更加全面的合作,扎下良好的基础……”
这正是阿道夫·希特勒想要听到的,很快,阿道夫·希特勒便与中国大总统萧天达成了继续延长彼此部队驻扎时间半年的约定。
“目前德国国内的一些局势,非常让我头疼。”在与中国大总统萧天的私人谈话中,阿道夫·希特勒如此说道:
“尤其是在冲锋队的管理之上,这样的形势更加严重。我曾经答应过削减冲锋队,并且对这样的保证是真心诚意的。多年来,冲锋队表现出来的独立性使我伤透了脑筋。尤其是近几个月来,冲锋队的司令官罗姆上尉又一直要求将他的手下,改编为部队。自然,军方是反对此举的。
大总统阁下,我知道生存下去的最好办法,是支持军方领导人,因为没有他们的全力支持,我是无法实现他的最终目标的。我宣布在我国,只有国防军才准许持有武器;冲锋队只负责对人民进行政治教育。但是这番话使400万冲锋队员徒怒火复燃,他们将自己看作是党内激进主义的象征。罗姆一直在鼓吹二次革命,认为只有那样才能得到他们为此战斗过的社会利益和物质利益。虽然大部分党员都有反资本主义和保守主义的情感,但最激进、最热切的还是冲锋队。罗姆反覆鼓吹说,他和他的手下才是国家社会主义的真正衞士……”
萧天完全能够理解阿道夫·希特勒的担忧,并且没有人比自己更加清楚的知道,阿道夫·希特勒和罗姆以及冲锋队将来会发生什么。
1934年1月,罗姆对纳粹外交家卢戴克说:“阿道夫再也不能象以前那样任意践踏我的主张,我已经今非昔比了。别忘了我有三百万冲锋队,所有关键职位都被我的人占据,阿道夫也知道我在国防军里也有不少朋友。如果阿道夫讲道理,我们就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如果他不这样,我就打算使用武力了。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我们的革命……阿道夫要把我们都出卖了。他和反革命份子打得火热,只相信那些东普鲁士的将军们!阿道夫曾经是我的学生,他的军事常识都是从我这裏学来的。可惜阿道夫骨子里仍然是一个平民,一个笔杆子,一个空想家,一个小资产阶级……”
这些话一字不漏的传到了希特勒的耳中,但是希特勒对于罗姆的激愤之词不以为然,然而冲锋队员的举动却让希特勒感受到了惊慌。
希特勒虽然同情激进派,但他的头脑告诉他,除非德国从经济灾难中恢复过来,并重建起武装部队,否则,进一步革命是行不通的。这点,若没有工业界和军队的全力支持又是做不到的。与此同时,为了息事宁人,他让罗姆在内阁担任不管部长,还答应让他出任国防部长。于是,他便于1934年1月1日书面表扬了他。希特勒的原意是,一方面称赞他,另方面要婉转警告他,保衞国家的事情还是要留给军队去做,但罗姆未领会这点。他以为有希特勒撑腰,胆子便大了,竟向国防部发去一份照会,声称保衞国家的安全是冲锋队的特权。
这便使矛盾激化了。冯·勃洛姆堡将军于是便请求希特勒裁决。1934年2月的最后一天,希特勒懊丧地把冲锋队和国防军的领导人请到国防部的用大理石作柱的训导厅里开会。在他的“动人的,揪心的”演讲中,希特勒劝双方妥协。他说,党解决了失业问题,但在8年后,经济又会衰退,唯一的补救办法是为过剩的人口创造生存空间。这可能会有必要先在西方然后在东方采取短暂的、决战决胜的军事行动。然而,罗姆所建议的民兵“一点儿也不适于国防”。解决的办法是建立人民军,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训练,并用最新式的武器武装他们。冲锋队必须将自己限制在内部政治事务的范围内。
此时,希特勒强迫勃洛姆堡和罗姆当着他的面签署协议。冲锋队得到了两项半事事任务:沿国境线起警察的作用;18岁至21岁青年的军训由它承担,21岁至26岁未在部队服役的青年则进行“冲锋队体育”训练,这是有组织的军训的代号。
“那个荒唐透顶的下士说的话算个屁”,罗姆在事后狂暴的对自己的追随者说,“我根本不想遵守这份协议。希特勒是个叛徒,最少也要去休假……要是有了他,目的便达不到,我们干脆就不要他。”
罗姆进行了反击。4月,他在柏林召开记者招待会,出席的除外国记者外,还有各外交使团的官员。他身材又矮又胖,浑身是劲,威风凛凛,讲话的语气也咄咄逼人,好像非服从他不可似的。“冲锋队是德国革命的意志和思想的英勇化身”,他对外国人这样说,但下一段话却显然是说给希特勒听的。他说,党内反对冲锋队的人,都是反动分子和资产阶级因循守旧分子。“只有冲锋队才代表国家社会主义革命!”
这已经威胁到了阿道夫·希特勒的根本利益,甚至已经上升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阿道夫·希特勒和曾经的亲密战友罗姆间的决裂已经无法避免。
大量盖世太保搜集来的关于罗姆的罪证堆积在了阿道夫·希特勒的案头,但是对于如何处置罗姆阿道夫·希特勒却迟迟无法下决心。
“敌人,总是要铲除的。不管这人是谁”萧天微笑着看向阿道夫·希特勒,然后用平静的语气缓缓说道:
“为了德国的未来,必须牢牢的把权利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即便为此要付出一些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