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董其昌的画(1 / 2)

古玩大亨 漠北狂生 1330 字 2022-12-14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看到黄布的刹那,楚辞便眼神一凛。

金色绸缎材质上面纹有暗花图样,整个绸面都看得到大红、咖啡、赭石、橘黄等色,细细辨认,底纹有仙鹤、狮子、卷云等图案。

这个东西的材质毫无疑问就是七彩提花锦缎!

清代品阶最高的圣旨材质!

许多人知道圣旨都是看到很多宫斗剧中皇帝随口一说就是下道圣旨,镜头一转就是太监捧着一个朱漆托盘去颁旨的画面。

可实际上这种镜头都是杜撰出来的,真正的圣旨从撰写到颁发都是有严格的流程规定的,不可能这么随便。

以唐代来说,需要发圣旨的时候,起码要经过三次批复审改。

由中书省的中书舍人们针对某件事情各自写一道圣旨,写好后送呈中书令审核。

中书令在其中选一道自认为写得最好的,再加以修饰润色,形成圣旨的二稿送交给皇帝审阅。

如果皇帝觉得可以,那就直接盖上玉玺批回,如果有自己的不同意见还要用红笔写在圣旨的空白处批复,而且理论上皇帝还没有直接否决圣旨的权力。

等中书令拿到批复后的圣旨,再交给门下省审查盖章,最后再交给尚书省执行。

一道圣旨上面起码要有三个部门的章,再加上玉玺才是合法的圣旨。

清代的圣旨还要要求更严格一些,必须有汉、满两族的文字,而且要求使用端庄的小楷,气度雍容,圆润飘逸,布局奇正相参,跌宕有致,字迹笔画突兀,犹如浮雕一般。

而且最为关键,圣旨的第一个字“奉”字其实是用特殊的绣工绣在圣旨上的。

为了保密,这种绣法严禁外传,绣字人员终身不得与外界接触。

别看圣旨的材料只是一张锦缎,可是圣旨绝对是比其它任何衣物绣品都能够代表当时最高的生产力。

只要不是财力空缺连年征战的朝代,圣旨都是用最好的蚕丝制成,图案奢华至极,制作过程也极为复杂,要历经十八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

做好的圣旨只要蚕丝稍有残缺,即便有一个黑点都会被舍弃。

至于电视上那种皇帝随口一说,立刻就有圣旨出现的情况,当剧情看看就好,认真就输了。

而且什么假传圣旨的事情在古代根本没有机会发生。

起码就楚辞的见识来看,就算是现在,能够仿造出古代圣旨的人都是凤毛麟角。

趁着几人不注意,楚辞将盒中的锦缎迅速塞入袖口,皱起眉头。

“发现一个藏宝盒,可惜没有东西。”

陈良和宋惊鸿这才注意到楚辞拧开的机关,眼神间颇为叹息。

孝圣宪皇后费尽心机也要留下的东西,里面一定不同凡响,可是好不容易修复完成才发现里面空无一物,这种感觉就像是空入宝山一无所得一样。

“壶也看了?表也看了,还不走?”

楚辞眼神扫过陈良和宋惊鸿两人不客气道。

“再看看……”

两人集体厚着脸皮赖下,眼睛不停地看着被楚辞修复好的钟表和桌上的茶壶,就像是看到骨头的狗一样狂热。

心里想法却很一致。

万一楚辞再捡漏点什么东西,自己不在,那就错大发了!

楚辞看着两人哼了一声没有理会,视线重新看向台上。

刚才修复钟表的功夫已经又拍了三四件物品,楚辞也都看了一眼,不过没什么兴趣,便没有参与叫价。

不过现在台上摆的东西到是让他生出兴趣。

一幅明代董其昌的青绿设色山水画。

楚辞看一眼就看出这是董其昌临摹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通篇采取青绿设色、水墨兼并浅绛的综合绘画技艺手法,将绘画技艺展现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