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令下,怕丢掉小吉吉的韩鹏飞如惊弓之鸟发足狂奔,跑得无影无踪。</p>
户口就一个,婆婆念叨过几次,那意思说韩星辰始终是个闺女,以后要嫁人的,这户口还是给家里唯一的孙子韩鹏飞,以后鹏飞出息了,还能少的了星辰的好吗,咱家以后要立门户还是得靠鹏飞啊,巴拉巴拉,以下省略五百字。</p>
事实呢,几十年以后韩海一家靠着炒房发了财,可没待见过他这个哥哥,回来没接机不说,连顿接风宴都没空摆,最后还是韩鹏飞出面安排他们住下来的。</p>
当年要户口的时候说的天花乱坠的,只差没说让鹏飞给他们当儿子了。</p>
老人也就这样一说,彭彩兰还真计划上这事儿了,托着老太太的名义商量了好几回,又是给韩星辰买衣服,又是给范文娟送雪花膏的。</p>
开玩笑,京市的户口啊,送你儿子咱自家姑娘去哪里读书啊。</p>
户口是韩江单位给的名额。</p>
若说以前还有点这个心思,现在可一点心思都不存在了。</p>
打发走了孩子,又往屋里去拿钱,临走之前看了一眼女儿,睡得香喷喷的。</p>
范晓娟在女儿脸上稀罕了一波,小孩儿的肉还真是嫩啊,亲上去跟□□糖一样超有弹性,亲娘滤镜看自家闺女,当然是越看越美腻。</p>
哼着小曲儿拎着个小篮子就往外面走。</p>
胡同附近有个很小的菜市场,一直到前一世她回来的时候还没关掉,很容易就摸了过去。</p>
菜市场不大,大清早的挤满了人,这都快过年了,买年货的人也不少,南北货的卖肉的青菜的挤成一堆,也没个分区,好容易挤到卖肉的摊子上了,下意识就要给女儿砍上几条她最喜欢的排骨。</p>
韩星辰是从小就喜欢吃排骨,偏她不让,就觉得排骨也卖肉价钱,不划算。</p>
后来出了国,国外的猪肉排骨相对便宜,范文娟倒是大方了,但是国外杀猪不放血,骨头里面透着一股怎么都处理不掉的血腥味儿,从此韩星辰就不爱吃排骨。</p>
“要排骨?一斤排骨半斤肉票。”屠夫挥舞着大砍刀。</p>
糟糕,都忘记买东西还要票了。</p>
八十年代开始,大部分地方都开始废除计划经济体制,也就是不用凭票据购买,但京市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大城市。</p>
大城市人口多,又是天子脚下的,势必要把票据用到底,一直到九二年才完全废除掉票证制度,所以这会儿买东西还是要票的。</p>
范文娟在包里面翻了翻,除了几张粮票以外,还真没见到肉票。</p>
买粮食还能找那些进城来卖粮食的人凑合,肉可不行,那都是肉联厂统一管理。</p>
这种人屠夫也见的多了,大手一挥:“同志,没票了吧,不要票的肉也有,碎骨头要不要?”</p>
“要要要,多少钱一斤?”碎骨头好,可以熬煮高汤,这不刚好凑合着今天揉的那一小块面了吗,再买点鸡骨架,熬出高汤来煮面,味道可鲜可鲜了。</p>
“一块八!”</p>
肉价要两块三。</p>
正常人的工资一天是十来块钱,换算成工价,一天的工资也就够工薪族买五斤肉的。</p>
都说九十年代物价便宜,就不算算这会儿工资多少,一个月三百左右,折合大米那是四百斤不到,折合猪肉一百三十斤。</p>
范晓娟记得这年头的人也不常吃肉,吃的话就馋点肥的,家里一般半个月会买一斤肉吃吃,已经是很奢侈了,别看城里人有工资,但是样样都要买,物价也不便宜!</p>
嘿,骨头还真比肉便宜啊。</p>
前世开过餐馆,自然知道怎么利用最便宜的材料。</p>
买了两斤碎骨头,又去卖鸡肉的摊子上面两块钱收了几个鸡骨架,提着大包小包的就回到了家。</p>
这个时候丈夫还没回来,女儿也还没醒,范文娟就先忙上了。</p>
猪的碎骨头跟鸡骨架焯了水,混在一起慢火熬上个两小时就是简易高汤,沥干了渣不管是煮面吃还是烫青菜吃都是一绝,放在几十年以后,高汤娃娃菜都是丈夫的最爱。</p>
骨头炖上锅以后,她就开始擀面。</p>
出去这一趟,面饧的刚刚好。</p>
擀面这活儿,前世这个时候的她还不会,这还是刚出国那会儿,全家人都特别想吃老家的面条,女儿更是想吃面想到哭,范晓娟只能撸起袖子亲手来。</p>
一次又一次,让她练就出来了一身好手艺,擀出来的面条条条顺,切出来丝丝匀称。</p>
擀好的面条刚撒上一层手粉,外面就传来了小孩的声音。</p>
范晓娟心里还想着事呢,拿着擀面杖就跑了出去,一出去就看见女儿呆若木鸡的盯着她看。</p>
头发还散着,衣服穿得歪七扭八的,明显是刚刚才醒。</p>
一双鹿儿一样的眼睛像小精灵一样可可爱爱,前世最喜欢抱着她喊“妈妈,妈妈”,长大了也不那么爱叫人,这孩子也不乖巧叫妈妈了,看看她,又看看擀面杖,眼泪里面蓄着的泪水越攒越多。</p>
“哇”的一声,韩星辰就了哭出来:“妈,你可别打我。”</p>
重生后头一回跟闺女面对面,就把她吓得拔腿狂奔。</p>
※※※※※※※※※※※※※※※※※※※※</p>
开文第一天,按照惯例会有两章滴。</p>
滴滴滴,还是有红包,24小时内留言都有(这是奖励勤劳追更的小伙伴们哒)</p>
九零年代初,我记得我爸爸(国企技术员)收入是三百元,我爷爷(小学老师)不到三百,我们老总(西电硕士)刚分配到深圳的一家国企,刚毕业的工资是八百(在当时算非常高的了),参考以上几个人制定本文的工资标准。</p>(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