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战前,萨季亭是保证能够“歼灭”日本西南联合舰队,让第五舰队夺取东海与黄海的制海权的。
结果,这两个目的实际上都没有达到,特别是随着日本本土舰队进驻那霸港,帝国海军至少在表面上失去了在东海与黄海的制海权,帝国东部的沿海重镇都暴露在了日本本土舰队的炮口之下。
当然,日本本土舰队是没有胆量到距离帝国海岸线500公里的范围内活动的,因为帝国海军的岸基航空兵,以及帝国陆军航空兵可没有失去战斗力。
结果,萨季亭保证的两个战役目标都没有完成。
现在,摆在萨季亭面前的选择其实只有一项,那就是体面的离开帝国海军,由姜邦国上将出任帝国海军司令。
同样的,由萨季亭提拔的海军参谋长廖汉翔将军也面临着同样的处境,要么主动离开,要么就等姜邦国上任后被革职。
也就在海战结束后一个月,萨季亭元帅以身体不适为由辞去了帝国海军司令一职,并且正式从帝国海军退役。
同时,廖汉翔也主动申请辞去帝国海军参谋长的职务,返回第五舰队。
他的第一个申请得到了薛希岳首相的批准,不过后一个申请被拒绝了,他被调往了帝国海军预备役司令部,在保留海军上将军衔的同时,负责训练帝国海军航空兵的飞行员。
接着,姜邦国被薛希岳授予帝国海军元帅称号,然后正式出任帝国海军司令。
没过几天,他就提名前第二舰队参谋长韦易翰出任海军参谋长,随即韦易翰晋升为海军上将。
这一系列的海军人事变化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重视,唯一受到关注的是萨季亭元帅的黯然离去。
虽然他仍然享受着海军元帅的待遇,但是实际上,他已经成为了帝国海军的“罪人”至少,在那些被宣传迷惑了的帝国军民的眼里,萨季亭的这个形象一点都不光彩。
廖汉翔将军的黯然离去在第五舰队引起了很大的骚动,伍显昱与纪晓宾甚至准备直接“上书”帝国首相,而第五舰队中跟随廖汉翔一起来到海军的几十名军官甚至准备集体辞职。
不过,最后还是廖汉翔出面平息了这些部下的情绪,让他们留在了海军,继续为帝国奋战。
在这个关键时期,帝国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萨季亭与廖汉翔的黯然离去,以及姜邦国,韦易翰两人的上台所带来的最大变化还是在海军的作战计划方面。
第五舰队已经完全靠边站了,姜邦国甚至下令放慢了几艘航母的建造工作,将之前由萨季亭停止建造的数艘战列舰的建造工作安排在了首位,同时要求广州船厂尽快修复第二舰队那几艘战列舰。
显然,姜邦国不相信航母,他相信当年由他指挥战胜了西方联合舰队的战列舰,帝国海军在这个时候走到了深渊的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