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轰炸机分成了二十多个编队,整个轰炸过程将持续近两个小时。
也就是说,那些以航程见长的“零战”也得在空中坚持这么久,在轰炸期间,它们是无法降落到琉球岛的机场上的,要补充弹药,也只有飞到更远一点的机场上去。
不过,在这两个小时的轰炸之后,恐怕大部分“零战”的油箱都快要空了吧。
这就是谈仁皓所需要的机会。
也就在第一批陆航的轰炸机突破了日军战斗机的拦截,向着嘉手纳机场投下炸弹的时候。
第一特混舰队里的三艘航母都已经逆风航行,速度也达到了30节。
为舰载轰炸机护航的“食雀鹰”首先离开了飞行甲板,接着,“翠鸟”以及挂着四枚250公斤炸弹,临时充当水平轰炸机的“鱼鹰”也被弹射了出去。
由84架轰炸机,以及12架战斗机组成的第一波轰炸机群在舰队上空完成了编队之后,立即就朝着南面的琉球岛飞去。
接着,航母上的勤务人员再次忙碌了起来,他们将那些停放在机库里,已经装满了燃料,挂上了炸弹战机运送到了飞行甲板上,然后开始做起飞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批出击的飞行员也都走出了航空室,开始陆续登上自己的战机。
这是谈仁皓准备的第二波轰炸机群,其中有12架战斗机,44架“翠鸟”44架“鱼鹰”按照谈仁皓的计划,他不会给日本人一点喘息的机会,第二波轰炸仅比第一波轰炸晚一个小时而已。
这两波轰炸机的主要任务就是去摧毁那霸港里那两条已经被日本人打捞了起来的战列舰(其中一艘就是“尊严”号)以及被修复的船坞,还有日本人在港口里的打捞设施等等。
而任务的目的就是防止日本人打捞唐帝国的战舰,然后修复这些战舰,投入战争。
此时,舰队距离东面的岛屿不过两百多公里,随时有可能被日本人的舰艇,或者是飞机发现。
在第二波轰炸机起飞之后,谈仁皓立即下令,将最后一批24架防空战斗机放了出去,同时让之前在舰队上空执行防空巡逻的12架战斗机收了回来,让这些战斗机在补充了燃料之后,都在飞行甲板上待命,而飞行员则被直接留在了战机上。
现在,谈仁皓手里还有24架“翠鸟”20架“鱼鹰”以及可以随时起飞的12架“食雀鹰”如果在轰炸琉球岛期间发现了日本第一航空舰队的话,他还有资本对日本第一航空战队首先发动攻击,然后利用返航的轰炸机组织第二轮攻击。
“太祖”级航母在设计时重视携带战机的特点体现了出来。
三艘航母都是超额携带作战飞机的,在出发的时候,连飞行甲板上都堆满了作战飞机。
三艘航母一共携带了324架作战飞机,其中轰炸机就有216架。
相对而言,日本的四艘大型航母(“赤城”、“加贺”、“飞龙”、“苍龙”)的载机数量都在72架左右,四艘航母一共携带的作战飞机都没有三艘“太祖”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