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在继续减弱,当哈尔西来到舰桥外的时候,风力已经降低到了三级左右,航空勤务人员已经在进行着紧张的起飞准备工作了。
“勇猛”号航母也正在转向。
虽然航母上的弹射器足以让航母在不顶风航行的时候把侦察机弹射出去,但是在风力偏大的时候,为了减少侧风对战机起飞所带来的危险,航母还是得顶风航行。
战舰在微微的前后摇晃着,当第一架SBD侦察机被拖到了弹射器上的时候,哈尔西看了眼手表,五点二十五分。
接着他朝飞行甲板上看了过去,座在机舱里的飞行员正在朝着甲板上的航空勤务人员摇动着手臂,示意风力太大了,要勤务人员固定好战机。
甲板上,航空勤务人员都低着头,背对着大风吹来的方向。
侦察机的发动机轰鸣着,排气管里冒出了白色的烟雾。
在航空勤务人员与飞行员都竖起了大拇指的时候,SBD侦察机猛的一颤,接着就被一股巨大的力量给弹射了出去。
战机在离开了飞行甲板的时候微微向下沉了几米,接着就拉了起来,咆哮着冲入了上空数百米处的云层裏面。
侦察机一架接着一架的离开了“勇猛”号的飞行甲板。
当最后一架侦察机离开的时候,航母飞行甲板上的灯光立即熄灭了。
哈尔西转而向“大黄蜂”号所在的方向看去,夜空中除了那几个闪烁着的飞机航行灯之外,其他的一切都被黑暗笼罩着,“大黄蜂”号也已经放出了侦察机,重新回到了黑暗之中。
航空勤务人员并没有停止手头的工作。
在侦察机起飞之后,他们要将原先停在飞行甲板后端的那几架受损的战机拖进机库进行抢修,能修好一架就算一架吧。
另外,他们还要为机库里的轰炸机与战斗机做好起飞的准备工作。
在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里,这是他们最主要的工作,如果侦察机发现了唐帝国的航母特混舰队的话,轰炸机群就要立即出发,而轰炸机能不能及时出发,就要看这些勤务人员能不能及时的做好准备了。
哈尔西回到了司令舰桥裏面之后,立即询问了“贝劳伍德”号与“独立”号的情况。
这两艘小型航母正在全速赶来,“贝劳伍德”号将在六点的时候安排侦察机起飞,而“独立”号的飞行甲板有望在七点的时候修复。
哈尔西没有让参谋军官去回复电报,现在他必须要保证两艘舰队航母的隐蔽性,在找到唐帝国的舰队之前,他不能再轻易的发出电报了。
此时,哈尔西的旗舰“勇猛”号的西北方向上,谈仁皓正站在他的旗舰“兴凯湖”号航母的司令舱外面。
凌晨的海风很凉爽,风暴带来的不仅仅是狂风与暴雨,还有剧烈的降温。
热带海域的气温原本并不低,但是在风暴经过之后,温度已经降低到了15摄氏度左右,这要比以往的正常气温低了好几度。
凉爽的海风也让谈仁皓逐渐冷静了下来,他看了眼手表,已经五点三十五分了。
风力仍然在四级左右,虽然他已经明显感到风力正在减小,但是航母上的载机只能在风力在三级以下的时候才能起飞,风速太快,将严重威胁到战机的安全性。
他还得耐心等待,等待风力减小,等待侦察机出发的时间到来。
“我们有望提前十分钟安排侦察机起飞。”
郝东觉走了出来,将一封电报塞给了谈仁皓,“才发来的天气预报,风暴中心正在加速北上,我们可以在五点五十五分左右安排侦察机起飞。只是巡洋舰上的水上飞机最多只能安排8架起飞,而且起飞时间最早也是六点二十分。”
“这也算是条好消息吧。”
谈仁皓扫了眼电报,然后朝着东南方向看了一眼,“如果哈尔西确实在那边的话,现在他的侦察机应该已经上路了。”
郝东觉笑了一下。
“希望这些侦察机不要飞得太低了,如果撞上我们的话,那可不是件好事。”
“五分钟后,舰队进行灯火管制。”
谈仁皓转过了身来,“让了望员注意头顶上的情况,有发现之后立即报告。”
郝东觉点了点头,跟着谈仁皓朝司令舱走去。
进了司令舱之后,他就立即把两名参谋军官叫了过来,让他们去发出了灯火管制的信号。
谈仁皓在舷窗旁站了一会,云层的高度仍然只有500米左右,而且很浓密,没有迅速散去。
大风没有把云层给吹散,而是把北面的积雨云层给吹了过来。
空气很潮湿,看来,几个小时后将有一场倾盆大雨,希望这不要影响到等会的轰炸行动。
“司令官,才收到的电报,战区司令部发来的。”
谈仁皓微微一惊,立即接过了电报。
电报内容有两部分,一是第三特混舰队与美军第32特混舰队仍然在激战,二是设在瓜岛与布干维尔岛上的无线电监听电台在夜间的几个小时之内接收到了几个极为微弱的信号,并且大概测算出了这些信号出现的海域的位置。
谈仁皓看完了之后,立即就把电报给了郝东觉。
郝东觉的神色立即凝重了起来,在让通信参谋与航海参谋去把电报标在海图上之后,他拿出了香烟。
在此之前,谈仁皓对无线电监听电台的指望并不大。
风暴对无线电信号的传输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那些云层,都能削弱无线电信号的强度,这将导致无线电监听电台难以截获敌电台发出的信号。
这也是为什么要在那么多的岛屿上设置无线电监听电台的原因,这样可以尽量确保有至少两个监听电台能够收到信号,这也才能完成基本的测算工作。